[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银鱼种质抗逆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1709.3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峻峰;任百洲;单金根;单志鹏;杨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峻峰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银鱼 种质 抗逆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银鱼种质抗逆力的方法,属于鱼类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鱼是银鱼科(Salangidae)鱼类的统称。世界已知银鱼科鱼类6属17种,中国有6属15种,其中特有种6种,无论是种类还是产量均居世界笫一。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河口地区和附属湖泊银鱼种类最多。由于水域污染、江河湖泊的阻隔、生态条件恶化等因素,致使银鱼产量大幅度下降,有的甚至对物种的续存都构成了直接威胁。最具盛名的太湖银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量曾达到3000吨,到了本世纪初,不足1000吨,产量下降60%以上,同时,品质亦有所降低。1995年以来,在农业部、水利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国湖泊、水库移植增殖银鱼形成一股热潮。由于银鱼产量变动幅度较大,一些水库、湖泊移植银鱼后仅维持2-3年的产量,以后或形不成群体,或出现品质下降。一些湖泊、水库虽采取重新移植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仍不能恢复到移植初期形成暴发产量时的水平。而太湖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产量一直没有恢复到1000吨以上,与太湖应有的产量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没有基因流动的情况下,地理隔绝的种群不是通过不同的自然的选择,就是通过随机漂遗而产生遗传漂移,最终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鱼类的任何隔离的种群都是潜在的、独特的基因库。银鱼在南北向的大水体中进行人工移植,一方面,已出现蛋白质基因位点的空间变异性,并可能导致地理渐变群的产生。另一方面,由于水体隔离,特别是较小水体,缺乏生境的多样性,种群数量小,容易产生近亲交配,而造成遗传变异的丧失,增加了同质性,导致适应力降低,丧失可加变异。特别是大多数水库为相对封闭的水体,利用水库自产银鱼人工采卵、授精,获取的受精卵又投进水库,这种近交式的累代人工增殖、隔离,使种的抗逆性降低,性状退化,种群数量无疑受到影响。长期近交状态会使种群不断衰弱,最终走向消亡。
因此,进行人工采卵育苗的方式,以增强银鱼种质资源的差异性,提高抗逆力,从而保持和提高太湖银鱼的性状和品质,增加太湖银鱼产量,使太湖银鱼的天然种质资源得以永续,成为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银鱼种质抗逆力的方法,该方法可增强银鱼的性状和品质、提高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银鱼种质抗逆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太湖银鱼天然种质资源库:以太湖及其附属水体为载体,将原产于太湖、后移植到不同优良水域生长10年以上的优质大银鱼及太湖新银鱼属的种类重新移入太湖优良水域中,建立太湖优质银鱼种质资源库;
步骤2.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构建种苗组合单元,在不同生态环境的区域建立优质银鱼种苗繁育分支基地,并相联成网,增加优质种苗繁育数量,以满足增殖移植的需要;
步骤3.构建种苗组合体,选择至少5个组合单元的种鱼构成一个组合体,进行扩大繁育;
步骤4.建立人工产卵场,有效恢复湖泊、水库银鱼繁殖能力;
所述步骤3中,所述种苗组合体包括生态环境完整的水体的种鱼、不同纬度的水体种鱼、不同海拔高度水域的种鱼和原产地的种鱼。
所述不同纬度是指纬度相差不少于10度。
所述不同海拔高度是指海拔高差在千米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银鱼种质异质性组合移植、增殖技术,是以一定数量的受精卵(苗)为组合单元,由组合单元构成组合体,一个组合体由5个以上的湖泊、水库组合单元构成。它是一个湖泊、水库移植、增殖的基本投卵的总量(其数量同常规移植、增殖)。形成暴发产量后的3-5年,再依据银鱼种群变化情况,进行下一轮的新组合,以保持水体银鱼的产量和品质的基本稳定。
组合单元构成
依据生态环境、纬度、海拔高程和原产地等情况,根据移植、增殖地的水体情况,由5个湖泊、水库组合单元构成一个组合体。组合单元的条件分别为:
生态环境 选为组合单元的银鱼,其生态环境据有多样性特点,生境完整,不存在生境破碎化,银鱼的典型性状良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江(河)湖相通的湖泊、巨型水库,与移植、增殖地生态环境差异大的水域,都具备较为有利的条件,可以作为组合单元的采卵基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峻峰,未经单峻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