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超导带材缓冲层的连续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1978.X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言荣;陶伯万;熊杰;夏钰东;张飞;赵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9/24 | 分类号: | H01L39/24;C23C14/34;C23C14/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超导 缓冲 连续 制备 方法 | ||
1.双面超导带材缓冲层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含钨5%的镍基合金双轴织构基带安装在第一转盘(1)和第二转盘(8)之间;
2)将金属钇靶分别安置在对靶(4)上,两个转盘之间的基带平面的法线与相对的对靶(4)上的金属钇靶连线垂直;
3)将生长室(9)抽背底真空至5.0×10-4Pa以下,对基带(2)进行加热,使温度最终保持在600℃~660℃,向生长室(9)内充入氩氢混合气体,并使生长室(9)内保持2~3Pa氩氢混合气体,再充入1.2×10-3到2.5×10-3Pa的水蒸气;
4)步进电机通过第一转盘(1)或者第二转盘(8)带动基带匀速运动;
5)开启辉光(5),溅射金属钇靶材,在基片上沉积Y2O3薄膜;
6)关闭溅射,停止对基片加热,得到制得的Y2O3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超导带材缓冲层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带运动方向与金属钇靶连线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超导带材缓冲层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氩氢混合气体由摩尔比为96%的Ar和4%的H2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超导带材缓冲层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温度保持620℃,生长室(9)内保持2.5Pa氩氢混合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9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可视化交互性体系结构
- 下一篇:一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组合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