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2382.1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瀚结;金华宁;姜日映;申铉河;李相勋;金真旭;金亨真;边峻荣;卢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付永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模块 包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单元并产生光的照明模块,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灯泡或荧光灯普遍用作室内或室外的照明灯。然而,电灯泡或荧光灯的使用寿命短,所以应频繁更换。而且,传统的荧光灯由于使用时间的流逝性能下降。结果,其亮度也常常逐渐降低。
为了克服此类问题,现在通过使用发光器件(在下文中被称为LED)来开发一种照明装置。LED容易控制并且响应速度快、电光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耗低且亮度高。LED还用来产生情感照明(emotional lighting)。
同时,对于使用LED的许多照明装置,根据安装空间它们被以有限的形式或形状制造。因此,需要具有高使用或空间自由度的照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需的高使用或空间自由度的照明模块。
以上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这样一种照明模块来解决,该照明模块包括:壳体,包括开口、对应开口的基部和位于基部的至少一侧上的底座,光从该开口发出;光源单元,设置在底座上;导光板,放置在壳体内并与光源单元光学连接;以及散光板,放置在壳体内并放置在导光板之下。
在照明模块的又一方案中,壳体包括分别从基部的两端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以及分别从第一、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壳体的第一、第二凸缘部的面可相对于第一、第二延伸部成锐角弯曲。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壳体的基部包括至少一个突起,所述突起固定及支撑导光板。于是,至少一个突起可沿壳体的纵向设置或以点的方式设置。基部的一侧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电连接到外电源或连接到另一照明模块。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照明模块包括放置在光源单元与导光板之间的发光膜。此外,光源单元可适合发出蓝光或白光。光源单元可包括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侧的底座中的第一光源单元和放置在所述开口的另一侧的底座中的第二光源单元,从第一光源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与从第二光源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照明模块可还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放置在导光板与基部之间并且将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光反射到散光板方向。此外,光源单元可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和设置在基板上并覆盖多个发光器件的子反射器。而且,基板与子反射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可大于基板与发光器件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照明模块可包括与壳体的端部连接的端盖。光源单元可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和设置在基板上并覆盖多个发光器件的子反射器。从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中的至少90%可直接照射在导光板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从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中具有最外方位角的光直接照射在导光板上。也就是说,子反射器可设置为使得从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不受子反射器阻挡。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壳体的基部包括多个凹槽(groove)。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如前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描述根据子反射器的配置结构(allocation structure)的光学效率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是描述多个照明模块的连接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5是描述连接多个照明模块的中间连接构件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6a和图6b是描述壳体的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7是描述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模块的结构和操作原理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8是描述照明模块的另一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9和图10是示出照明模块的安装状态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方便描述或者为了明确描述,每层的厚度或尺寸被概略、夸大或简要示出。而且,每个元件的尺寸并不完全反映真实的尺寸。
另外,为了描述实施例,在描述每个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形成的情况下,“(之)上”或“(之)下”包括所有形成为彼此“直接”接触,或者形成为在“间接”构成的物件之间配置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另外,在描述“(之)上”或“(之)下”的情况下,“(之)上”或“(之)下”不但可包括相对于元件向上的方向,而且包括相对于元件向下的方向的意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氡的吸收存储方法
- 下一篇: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改进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