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氢氰酸气体中回收氨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2730.5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权;田庆来;耿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12 | 分类号: | C01C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氰酸 气体 回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从安氏法合成氢氰酸的反应混合气中回收氨的方法,含氨的吸收、脱氰、氨解吸和氨水精馏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氨解吸过程中,将解吸塔(12)塔底贫液通过解吸塔塔底贫液循环泵(14)打入解吸塔塔底再沸器(1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解吸过程是将脱氰后的磷铵富液升温至120~169℃送入解吸塔(12),解吸塔(12)操作压力为0.3~1.19MPa,解吸塔(12)塔底贫液用贫液循环泵(14)强制循环通过解吸塔塔底再沸器(13),再沸器(13)用间接蒸汽加热,解吸塔(12)塔底贫液温度为125~18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氨的吸收过程中,将磷铵富液通过氨吸收塔(2)塔底的急冷喷嘴(3)形成液滴,与进入氨吸收塔(2)的氢氰酸反应混合气混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的吸收过程中,将磷铵富液通过氨吸收塔(2)塔底的急冷喷头(3)形成大量小液滴,与进入氨吸收塔(2)的190~250℃氢氰酸反应混合气接触,使所述氢氰酸反应混合气的温度在0.1~0.6秒内降到50~100℃,所述磷铵富液用量为2~10kg磷铵富液/kg混合气。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氰过程中,将脱氰前的磷铵富液先经贫富液换热器(9)后直接进入闪蒸罐(11)闪蒸脱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氰过程是将脱氰前的磷铵富液先经贫富液换热器(9)使温度为111~130℃,后经减压送到闪蒸罐(11),进入闪蒸罐(11)之前富液的压力保持在0.25~0.5MPa,闪蒸产生的气相由水蒸气、氢氰酸和氨组成,返回吸收塔(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回收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氨吸收:在氨吸收塔(2)塔底安装急冷喷嘴(3),磷铵富液通过急冷喷嘴(3)形成大量小液滴,190~250℃左右的氢氰酸反应混合气进入氨吸收塔后与所述磷铵富液小液滴密切接触,其中的水迅速气化吸收反应混合气的显热,反应混合气温度在0.1~0.6秒内降到50~80℃,急冷用的磷铵富液量为2~10kg磷铵富液/kg混合气;
冷却后的反应混合气从氨吸收塔(2)塔底向上进入填料段用磷铵溶液吸收其中的氨,氨吸收塔(2)分两段,每段均装不锈钢规整填料,上段用磷铵贫液循环吸收、所述磷铵贫液流量为0.4~1kg磷铵贫液/kg混合气,从上段出塔的循环液经上段贫液冷却器(4)冷却后进入上段贫液循环罐(5),上段贫液循环罐(5)罐中的贫液经泵循环喷洒,多余部分连续溢流到下段富液循环罐(7),同时来自氨解吸塔经贫液冷却器(10)冷却的贫液从塔顶喷入氨吸收塔中、所述贫液流量为0.4~1kg贫液/kg混合气,这部分贫液也流入上段贫液循环罐(5)中,贫液温度控制在40~80℃;下段用磷铵富液循环吸收,下段出塔循环液经下段富液冷却器(6)冷却后进入下段富液循环罐(7),多余部分连续溢流至磷铵富液储罐(8);
b. 磷铵富液脱氰:磷铵富液储罐(8)中的富液经加热升温至122~125℃并保持压力0.25~0.5Mpa、后经减压至0.11~0.15MPa送入闪蒸罐(11),大部分氢氰酸和少部分氨随蒸汽离开富液返回氨吸收塔(2),从磷酸储罐(1)中补充磷酸加到上段贫液循环罐(5)中;
c. 磷铵富液氨解吸:脱氰后的磷铵富液用泵经换热升温至150~169℃送入解吸塔(12),解吸塔(12)操作压力为1.0~1.19MPa,在解吸塔(12)塔底的贫液用贫液循环泵(14)强制循环通过解吸塔塔底再沸器(13),再沸器(13)用间接蒸汽加热,所述解吸塔塔底贫液温度为150~189℃,氨和部分水被蒸出,塔顶得到氨气水蒸汽混合物,经冷凝冷却后得到氨水进入氨水储罐(19);
d. 氨水精馏:氨水储罐(19)中的氨水用泵经换热器升温至120~179℃后送精馏塔(21),精馏塔(21)塔底用直接或间接蒸汽加热,精馏塔(21)操作压力为0.5~1.19MPa,精馏塔(21)塔底温度为140~185℃,在精馏塔(21)塔顶得到氨气,经氨气冷凝冷却器(24)冷凝为液氨,进入液氨回流罐(25),部分液氨回流到精馏塔(21),剩余部分送入厂区液氨储罐,精馏塔底得到废水经废水冷却器(23)冷却后送生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7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接线管
- 下一篇:智能笔及其充电接头以及所组合的充电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