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2897.1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文;郭永利;于德乾;李宝森;朱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9/16 | 分类号: | C07C39/16;C07C37/0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61001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甲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4'-二羟基二苯甲烷(BPF),又称双酚F,主要用于电子级环氧树脂、高性能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产品中,由双酚F参与制成的PC树脂易溶于低沸点有机溶剂,软化点低,加工成型性好,而且耐热性和力学性能比双酚A型PC树脂有明显的提高,如双酚F型PC树脂的熔融温度为300℃,比双酚A型PC树脂高70℃,同时受非常大的破坏时,有伸缩性。因此它较双酚A型PC树脂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制造成型材料或薄膜等。
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在磷酸或硫酸催化下,采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得到二羟基二苯甲烷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即4,4'-二羟基二苯甲烷、2,2'-二羟基二苯甲烷和2,4'-二羟基二苯甲烷,上述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经过精馏或者重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4,4'-二羟基二苯甲烷。但传统工业法生产出的上述混合物中,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含量一般在40%左右,若得到纯度98%以上的产品,需要经过多步提纯操作,收率很低,成本高。
申请号为20081007207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产率达到60%以上、4,4'-二羟基二苯甲烷含量较高的合成方法,但是该方法所获得的产物中依然是二羟基二苯甲烷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含量也仅为49.5%。若得到高纯度的4,4'-二羟基二苯甲烷产品,仍需要繁琐的分离纯化工艺,同时必定降低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纯度较高的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制备方法,此方法采用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起始原料,克服了现有制备方法所获得的产品中存在三种同分异构需要繁琐的分离和提纯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4,4'-二羟基二苯甲烷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将4,4'-二氨基二苯甲烷溶于硫酸溶液中,然后在-20~30℃下加入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以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为终点,得硫酸氢重氮盐溶液;
将步骤中所述硫酸氢重氮盐溶液滴加到40~100℃的水或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进行水解反应;将水解产物萃取至有机溶剂中,分去水相,再将有机溶剂减压蒸馏得到水解产物;
将步骤中所得的水解产物进行精制,得高纯度的4,4'-二羟基二苯甲烷。
上述技术方案的合成路线如下:
。
步骤①中硫酸溶液的作用主要有四个:一是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亚硝酸;二是与重氮化产物作用成盐;三是使反应体系保持强酸性,因为重氮盐在强酸中才能稳定存在;四是在重氮盐水解时,硫酸氢根或硫酸根亲核性弱,不会与OH-竞争苯环上的正离子。所述硫酸溶液的质量浓度较好的是30~80%,优选的是40~60%。
亚硝酸钠要适量。少了,会影响产率;多了,会促进硫酸氢重氮盐的分解;另外影响反应终点的检测;甚至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反应。亚硝酸钠的摩尔量为MDA的2-2.2倍。
重氮化反应的温度如果过高会造成硫酸氢重氮盐的分解,因此,反应温度优选-10~10℃。
步骤进行水解反应时,还可以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金属锌、铜或铝的氧化物、硫酸盐或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铝、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锌、氧化铜、氧化铝或者氧化锌;或者为氧化铜与氧化铝、氧化锌与氧化铜或者硝酸铜与氧化铜的混合。所述催化剂可从水相中回收,循环使用。所述水解反应温度优选60~90℃。
步骤③中所述精制步骤为:首先用有机溶剂将水解产物进行结晶;再将其溶于无机强碱溶液中,经活性炭脱色、过滤、调滤液pH至5~7、重结晶,得4,4'-二羟基二苯甲烷粗品;所述粗品再进行第三次结晶、真空干燥得高纯度的4,4'-二羟基二苯甲烷。所述无机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优选的,水解产物的精制过程在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氮气的保护下进行;或者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如保险粉、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等。
步骤②所述有机溶剂、第一次结晶所用的有机溶剂选择范围相同,均与水不互溶;例如C1-C6的卤代烃(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烃),如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1,4-二溴丁烷;与水不互溶的脂肪酮,如2-己酮、2-戊酮或甲基异丁酮;芳香烃,如苯、甲苯或二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灸针的制造方法及其构造
- 下一篇:基于位置历史确定用户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