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3839.0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戴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瑾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D27/02;B64D3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代步工具由自行车发展到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但作为个人使用的小型飞行器仍不多见。相应地有关个人使用的小型飞行器的报道中,新西兰的马丁公司开发出一种称为“飞行背包”的个人飞行器,依靠两个螺旋桨实现垂直起飞。但是由于该“飞行背包”没有机翼,在飞行时大部分功率用在了保持高度而不是克服飞行阻力。同时人在飞行时是直立在空中,其飞行时阻力大,速度稍快人就难以承受。(关于飞行背包的描述见马丁公司的官方网站http://www.martinjetpack.com)
美国有报道公开了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称为“鱼鹰”),同样通过一对螺旋桨垂直起降以及一对机翼飞行。但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是通过倾转旋翼来实现,这种设计笨重、昂贵,不适合个人飞行器。(关于鱼鹰的描述参见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V-22或波音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boeing.com/rotorcraft/military/v22/index.ht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其主要包括:
一机舱,乘员俯卧或站立其中;
机舱的两侧对称地各连接一主机翼,两主机翼的顶端各固定有一台设备舱,设备舱内安装有发动机;
两个设备舱上各安装有螺旋桨,由设备舱内的发动机带动旋转,提供飞行器的推力和升力;
机舱的尾部两侧对称的各安装有一水平尾翼和一垂直尾翼;
发动机与机舱内的操作杆之间为机械传动连接,水平尾翼与机舱内的蹬杆之间为机械传动连接;
飞行器起飞后转动两个水平尾翼,将飞行器转成水平飞行状态。
所述的飞行器,其中,机舱为单人或双人机舱。
所述的飞行器,其中,设备舱内安装有发电机和油箱。
所述的飞行器,其中,飞行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作。
所述的飞行器,其中,螺旋桨的浆片是可折叠或拆卸的安装在设备舱上。
本发明与公知技术相比有如下优势:
1)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时成本较低;
2)因体积较小,其操纵灵活,而且飞行时阻力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乘座单人的飞行器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侧视图,c是a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乘座双人的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强调的是小巧的飞行器,因此本发明的机舱一般设计为最多乘座单人或两人。除因乘座的人数不同,机舱的尺寸有所不同外,其结构均一样。本发明乘座单人的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设计在300千克左右,足够负载一个成年人以及燃油。乘座双人的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设计在450-500千克之间,能够带载两个成人以及燃油。本发明的飞行器适航速度设计在300-350千米/小时之间,采用总功率为90KW的两个发动机。
以下举单人乘座的飞行器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机舱1设计成流线型,以减少空气阻力。机舱内部的乘员为站立或俯卧,并使用安全带帮助固定。机舱1的两侧各连接一主机翼2,该主机翼的翼型(即机翼横断面)设计成目前公知的不对称形状或对称形状,为飞行时提供升力。当该主机翼为对称形状时,呈一迎角地安装在机舱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主机翼其形状的设计等均为公知技术,不是本发明讨论的重点,在引不作过多的介绍。本发明的主机翼也可以在内部储存燃油。
位于主机翼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设备舱3,在两个设备舱3上各安装有一螺旋桨4,该螺旋桨4是可折叠或拆卸,以便于存放和运输。螺旋桨由安装在设备舱内的发动机,本发明采用普通的摩托车引擎作为发动机带动螺旋桨4旋转,在垂直起降时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当飞行器飞行时提供推力。设备舱3内部空间还可以安装发电机等设备,同时还可以作为油箱储存燃油。本发明的飞行器按航程600公里计算,飞行器主机翼内的油箱和设备舱内的储存燃油为30-40升。本发明的发动机可以使用普通的汽油。发动机由乘员双手控制操作杆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瑾,未经戴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3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床送料架及锯床
- 下一篇:一种盘带自动张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