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4831.6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龙;张娜;夏宏彩;李宁;金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地下水 氯酸盐 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领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中的高氯酸盐主要来源于大量的人类活动,例如:火箭助推剂生产、军火生产,焰火制造、瓷器加工、汽车气袋、农业化肥制造等。目前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高氯酸盐的污染密切相关,如甲状腺癌、脑癌等,因此,开展地下水中高氯酸盐修复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国内外用于高氯酸盐修复的技术主要有生物降解法、离子交换、反渗透和化学还原等,其中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达到真正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只是一定程度上,对污染物进行了简单的相转移或浓缩;化学还原法,主要通过投加试剂与污染物发生反应,尽管可以达到完全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成本较高。大量研究表明,生物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地下水高氯酸盐的修复,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异养微生物易造成有机质残留,引起地下水含水层堵塞;而自养微生物通常采用H2作为电子供体,但是由于H2易燃易爆的特性也使得操作过程中难度增大,成本提高。由此可见,上述多种修复技术,如果单独使用处理地下水中高氯酸盐,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降解高氯酸盐,是一种高效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FeSO4·7H2O溶于PEG-4000为分散剂的乙醇-水体系中,通入氩气除氧,然后加入浓度为0.2~0.4mmol/L的KBH4水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30min,制得黑色的纳米Fe0溶液,用磁选法选出纳米Fe0粒子,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制得纳米Fe0粒子;
2)在高氯酸盐降解菌菌液和培养液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制得反应液,高氯酸盐降解菌为β变形菌纲(Thauera Phenylacetica),高氯酸盐降解菌菌液OD600为0.0016~0.0036;
3)将纳米Fe0粒子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纳米Fe0粒子的投加量为0.10~0.70g/L,得到反应体系;
4)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含有高氯酸盐地下水并置于密封容器中进行振荡反应,高氯酸盐的浓度为30~100mg/L,调节溶液pH为6.0~8.9、温度为30℃、转速为150rpm,反应时间为8~40天。
所述FeSO4·7H2O和PEG-4000质量比为1-2∶2-1,乙醇-水体系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6∶1,PEG-4000质量克数与乙醇-水体系的体积毫升数之比为1∶40-80。
所述的FeSO4·7H2O和KBH4摩尔比为1∶6-3。
所述培养液组分为:NaHCO3 20.000g/L、Na2HPO4·12H2O 1.5g/L、NaNO30.070g/L、NaClO4 0.250g/L、KH2PO4 0.950g/L、ZnCl20.52mg/L、CoCl2·6H2O1.90mg/L、MnSO4·7H2O 1.00mg/L、NiCl2·6H2O 0.24mg/L、CuCl2·2H2O 0.29mg/L、Na2MoO4·2H2O 0.36mg/L和H3BO3 0.30mg/L。
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菌菌液、培养液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2-7∶1-2∶13。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用高氯酸盐降解菌为兼性菌,而非严格厌氧菌,此菌对自然水体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4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编机用牵拉辊
- 下一篇:一种气缸自动推动尾舵的风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