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焊接网焊接电流补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5326.3 | 申请日: | 201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彭仲平;郑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宇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26 | 分类号: | B23K11/2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焊接 电流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中钢筋焊接网的焊网横丝与焊网纵丝呈十字形摆放,焊网横丝在上,焊网纵丝在下,焊网焊接过程中,每根焊网纵丝分别接通各输出端电极,当触发对应的可控硅导通并将公共接地端电极接触到焊网横丝并从上向下压时,焊网横丝与焊网纵丝之间流过大电流,产生高温形成对接。目前在同一张网片上前、后两部分由于电流波动较大,导致前后焊点抗剪力不一样,通常前部分焊点抗剪力大,后部分焊点抗剪力小。为了保证网片后部分焊点抗剪力达到规定值,那么只能将焊接电流设定较大值,这样网片前部分抗剪力就远远超出标准值了,结果导致网片前部分成弧形状,影响使用,既浪费能源,又影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自动调整网片前后两部分焊接电流的钢筋焊接网焊接电流补偿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焊接网焊接电流补偿装置,包括三路电源开关、保险丝、双向可控硅,每路双向可控硅接有两只降压变压器,每个降压变压器的次级接有三个输出端电极,即上输出端电极、中心公共接地端电极、下输出端电极;其特点是:在每个输出端电极与中心公共接地端电极间均接有大容量电容。
本发明在负载端并联了大容量电容器,通过电容器的充放电,来有效地补偿网片后部分的焊接电流,既能大大提高网片焊接质量,又能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钢筋焊接网的焊接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K1、K2、K3——电源开关,BX1、BX2、BX3、BX4、BX5、BX6、BX7、BX8、BX9——保险丝,AS1、AS2、AS3——双向可控硅,B1、B2、B3、B4、B5、B6——降压变压器,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电容,1、2、3、4、5、6、7、8、9、10、11、12——输出端电极,13——公共接地端电极,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焊网纵丝,26——焊网横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的钢筋焊接网的焊接原理图,焊网纵丝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的下面分别接有输出端电极1、2、3、4、5、6、7、8、9、10、11、12,焊网横丝26呈十字形摆放在焊网纵丝的上方。焊网焊接过程中,当触发对应的可控硅导通并将公共接地端电极接触到焊网横丝并从上向下压时,焊网横丝与焊网纵丝之间流过大电流,产生高温形成对接。
从图2可见,现有的钢筋焊接网焊接供电电路:三相火线分别通过电源开关K1、K2、K3和保险丝BX1、BX2、BX3后接双向可控硅AS1、AS2、AS3的一主电极,每路双向可控硅的另一主电极分别接两支降压变压器的初级一端,降压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分别接保险丝后并接至另一相火线;每个降压变压器的次级接有三个输出端电极,即上输出端电极、中心公共接地端电极、下输出端电极,共组成12个输出端电极1、2、3、4、5、6、7、8、9、10、11、12和一个公共接地端电极13。焊接时触发相应的双向可控硅门导通供电。
本发明是在每个输出端电极与中心公共接地端电极间均接有了大容量电容。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来有效地调整网片前后两部分的焊接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宇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宇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5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