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软管与硬质管的连接锁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5361.5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永;赵宁;蔡艳召;王跃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2 | 分类号: | F16L3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硬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扁软管压紧固定在硬质管上的连接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管路设计中,经常需要将扁橡胶软管与铝合金管道联接,通常是采用夹紧管道的卡箍组件进行连接锁紧,如图1所示,铝合金管1一端的外周面上吻合套设有扁圆形的橡胶软管3,橡胶软管3的外侧紧固有卡箍组件2,卡箍组件2包括一个金属卡箍条,金属卡箍条弯折成与铝合金管1以及橡胶软管3的外缘形状吻合的扁圆形,金属卡箍条的两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一起将橡胶软管3压紧在铝合金管1上。图2和图3所示的分别是卡箍组件2在紧固前和紧固后的形状,在紧固前,金属卡箍条弯折的形状与铝合金管1以及橡胶软管3的外缘形状吻合。由于扁圆形本身不是回转体,因而在金属卡箍条被螺纹紧固件锁紧后,自身收紧的时候,由于材料本身张力的作用,金属卡箍条各处张紧力实际上并不一样,其中以“直边”的中间所能提供的张紧力最小,因而这里有着最大的变形趋势,而“弧状”的两端所能提供的张力较大,此处的变形趋势较小。图3所示即为锁紧后的金属卡箍条的形状。由于卡箍组件的张紧力的不同,致使金属卡箍条锁紧后的形状无法与橡胶软管和铝合金管的形状吻合,致使橡胶软管无法与铝合金管道完全吻合配合,使得锁紧后仍存在气体泄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软管与硬质管的连接锁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卡箍组件将扁软管与硬质管联接时,由于卡箍组件张紧力的不同而造成的扁软管无法与硬质管完全吻合配合,使得锁紧后仍存在气体泄漏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软管与硬质管的连接锁紧结构,包括扁圆形的硬质管,硬质管一端的外周面上吻合套设有扁软管,所述扁软管与硬质管配合段的外周面上具有外凸的楔形凸起,扁软管的外周面上于楔形凸起的两侧分别套设有前管夹和后管夹,前管夹的内周面具有与楔形凸起的楔形面吻合配合将扁软管压紧在硬质管上的扁圆形锥面段,后管夹与楔形凸起相应的侧面压紧配合,前管夹与后管夹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楔形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该楔形凸起的横截面与楔形凸起的楔形面相对的角为直角或锐角。
所述楔形凸起的横截面的与楔形凸起的楔形面相对的角为直角,所述后管夹通过其前端面与楔形凸起的相应的侧面压紧配合。
所述的固定结构为穿设在前管夹与后管夹外缘上的螺栓固定结构。
所述螺栓固定结构通过分别设置在前管夹与后管夹外缘上的凸耳组成的凸耳对穿设在前管夹与后管夹外缘上,凸耳对上设置有供螺栓固定结构穿过的固定孔,凸耳对为两对以上,布设在前管夹与后管夹的周向上。
本发明的扁软管与硬质管配合段的外周面上具有外凸的楔形凸起,前管夹的内周面与楔形凸起的楔形面压紧配合,后管夹与楔形凸起相应的侧面压紧配合,前管夹与后管夹固定配合,这样前管夹的内周面作用在楔形面上的力会产生一个将扁软管压紧在硬质管上的分力,使得扁软管与硬质管完全吻合配合,保证了管路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扁软管与硬质管的连接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卡箍组件锁紧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卡箍组件锁紧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锁紧的原理图;
图7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5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钢链
- 下一篇:一种制粒机销齿滚轮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