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碱解副产氨合成30%草甘膦胺盐水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7251.2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平;张江红;许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隆达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20 | 分类号: | A01N57/20;A01P13/00;C07F9/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24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碱解副产氨 合成 30 草甘膦胺 盐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甘膦农药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碱解副产氨合成30%草甘膦胺盐水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优良有机磷类非选择性除草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草谱广的芽后灭生性高效除草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目前,草甘膦的生产剂型主要有10%草甘膦水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62%草甘膦异丙胺盐、68%草甘膦胺盐可溶性颗粒剂和50%草甘膦胺盐可溶性粉剂等。为了进一步丰富草甘膦产品系列,加之10%草甘膦水剂将会被禁止生产,其市场空白将会被30%草甘膦胺盐水剂所取代,目前30%草甘膦胺盐水剂的生产是先生产出95%草甘膦原粉成品,然后以95%草甘膦原粉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通氨气调配而成,此方法生产的30%草甘膦水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碱解副产氨合成30%草甘膦胺盐水剂的方法,它降低了原料消耗和能量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由原料亚氨基二乙腈先生产出双甘膦中间体,然后由双甘膦直接生产出30%的草甘膦胺盐水剂,其特征是:氨气的回收利用分为两步,第一步,碱解产生的氨气经过氨气缓冲罐用第一循环罐进行吸收,第一循环罐中的介质为水,吸收后生成浓度为3%~17%的氨水,氨水再经 过氨水贮罐、氨水计量罐,在胺化釜中对草甘膦进行胺化;第二步,将胺化后的物料输送到第二循环罐中,再次吸收碱解产生的氨气,通过草甘膦溶液对氨气吸来控制调节草甘膦胺盐水剂的pH值。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由原料亚氨基二乙腈先生产出双甘膦中间体,然后将双甘膦胺化得到双甘膦胺盐,再由双甘膦胺盐生产出30%的草甘膦胺盐水剂,碱解产生的氨气经过氨气缓冲罐用第一循环罐进行吸收,第一循环罐中的介质为水,吸收后生成浓度为3%~17%的氨水,氨水再经过氨水贮罐、氨水计量罐,在胺化釜中对双甘膦进行胺化,胺化后的双甘膦再进行氧化、过滤、调配,生产出30%草甘膦胺盐水剂。
本工艺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副产氨的回收运用技术,直接生产出30%草甘膦胺盐水剂,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原料亚氨基二乙腈先生产出双甘膦中间体,然后由双甘膦直接生产出30%的草甘膦胺盐水剂。在此过程中氨气的回收利用分为两步,第一步,碱解产生的氨气经过氨气缓冲罐用1#循环罐进行吸收,1#循环罐中的介质为水,吸收后生成浓度为3%~17%的氨水,氨水再经过氨水贮罐、氨水计量罐,在胺化釜中对草甘膦进行胺化;第二步,将胺化后的物料输送到2#循环罐中,再次吸收碱解产生的氨气。通过草甘膦溶液对氨气吸收过程的控制调节草甘膦胺盐水剂的pH值。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由原料亚氨基二乙腈先生产出双甘膦中间体,然后将双甘膦胺化得到双甘膦胺盐,再由双甘膦胺盐生产出30%的草甘膦胺盐水剂。首先,碱解产生的氨气经过氨气缓冲罐用1#循环罐进行吸收,1#循环罐中的介质为水,吸收后生成浓度为3%~17%的氨水,氨水再经过氨水贮罐、氨水计量罐,在胺化釜中对双甘膦进行胺化,胺化后的双甘膦再进行氧化、过滤、调配,生产出30%草甘膦胺盐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隆达集团公司,未经沙隆达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7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电子身份信息查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把手的载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