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7579.4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春;李垚;李炳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昊春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温差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区、冷却区、设置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区与冷却区之间的温差电池发电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电池发电区重叠设有第一级温差电池发电区、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区、冷却区、温差电池发电区之间设有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一级温差电池发电区、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设有热极、冷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温差电池发电区的两端并排设置有第一热极、第一冷极,所述第一热极与第一冷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区;第一热极顶部、第一冷极顶部与太阳能集热区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金属导流层,第一热极底部、第一冷极底部与所述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连接;
所述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并排设有多个第二热极、多个第二冷极,所述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最外侧的、且设置在第一热极正下方的第二热极的顶部与第一热极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金属导流层;所述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最外侧的、且设置在第一冷极正下方的第二冷极的顶部与第一冷极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三金属导流层;所述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中间的第二热极顶部、第二冷极顶部与所述第一温差电池发电区的第一热极底部、第一冷极底部之间设有基板,所述第二热极、第二冷极底部与冷却区之间设有第五金属导流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极底部、第一冷极底部与基板顶部之间设有第四金属导流层、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中间的第二热极顶部、第二冷极顶部与基板底部之间设有第六金属导流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极与第二冷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区,所述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中间的第二热极顶部、第二冷极顶部、第二级温差电池发电区最外侧的冷极之间设有第七金属导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区为蜂巢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昊春,未经张昊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75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