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煤油燃气发生器点火及温度自动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8384.1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开;董素君;李可;王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煤油 燃气 发生器 点火 温度 自动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煤油燃气发生器点火及温度自动控制功能实现方法。属于计算机自动控制及智能控制方法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一种燃气发生器主要利用航空煤油燃烧产生高温燃气流,可以用于高温环境模拟领域。
航空煤油点火过程很复杂,要求供油及打火花的时间配合非常到位,否则很容易点不着,而点火失败若不及时停止供油,则很可能引起“倒燃”危及燃油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航空煤油燃烧是一个复杂而又危险的过程,其出口温度与燃烧室入口空气温度、空气/燃油质量流量比以及燃烧室内组织燃烧情况间呈复杂的非线性规律。针对不同燃烧室进出口温升需求,其进口空气温度、空气/燃油质量流量比也有所不同,自动控制规律很难设计和实现。一旦出现超调或快速温变,即有可能损坏燃烧室及后端高温管道。
为此,目前我国现有航空煤油燃气发生设备经常出现点火问题,且大都是跟据出口燃气流温度需求手动调节燃油流量,既不能实现连续自动控制,又不能准确控制油/气比,严重影响温度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航空煤油燃气发生器点火及温度自动控制方案及控制方法,其目的是实现“一键式”点火及燃烧室出口燃气流温度连续自动控制功能。
其中,“一键式”点火功能主要通过设定一定点火状态,即点火时供气流量和温度、燃油泵供油压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点火成功率。同时,通过计算机测控程序采集到点火开关启动动作后,计时15s后打开供油管路电磁阀开始供油,观察燃烧室是否点火成功并保持30s后关掉点火油路电磁阀和点火器电源,若点火失败,则切断供油电磁阀,180s后重复点火步骤。
依托设计的分布式测控系统,将燃烧专家反复试验的知识转换成控制算法并加以优化。设计基于专家知识推理的多回路双闭环控制系统。将燃烧温度目标值、控制偏差、燃烧室进口温度、燃烧室进气流量、燃油流量等按照由专家知识和优化算法构成的推理规则进行推理,进而实现对目标高温的控制。以燃烧高温为目标,通过专家推理,使燃烧室进气温度,燃油流量回路相互配合协作,从而实现对高温的控制。
本发明的效果:本环境模拟试验设备的测控系统,完成了基于集散式的硬件与软件管理系统设计,方便了试验人员对燃烧室点火过程进行自动,并对其温度参数进行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较高的参数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控制点火方式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专家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控制点火方式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开始步骤(101),主要包括数据的初始化,
进行是否下限报警的判断(112),如果供油量已达下限,则终止操作进入退出步骤,反之进入油滤报警(113)判断,如果油滤报警,则终止操作进入退出步骤。如果都无两个报警则启动油泵进行(102)步骤,通过查询专家库获得初始供油流量(103)步骤。查询供油专家库(104),调节副燃室燃油流量(105)和主燃室燃油流量(106)为点火流量。开始点火(107),包括设定定时器(如设定45s)以及打开副燃室、主燃室点火开关。进入点火判断(108),如果副燃室、主燃室监测温度均快速升高,即表示点火成功,可以关闭点火开关。如果点火失败,关闭点火开关、关闭所有燃油开关,保持空气流量不变,延迟预定时间(如180s)后,重复上面的点火(107)和点火判断(108)两个步骤,直至点火成功。点火过程中进气温度应低于220℃。随后,操作进入步骤(109),同比例增大副燃室、主燃室燃油流量至稳定燃烧流量。然后,操作进入判断步骤(110)判断实际流量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如果“是”继续试验进入步骤(111),如果“否”则操作进入步骤(109),继续调节大副燃室、主燃室燃油流量至稳定燃烧流量。最后进入(114)结束。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流程图。依托设计的分布式测控系统,将燃烧专家反复试验的知识转换成控制算法并加以优化。设计基于专家知识推理的多回路双闭环控制系统。燃烧高温温度为目标,通过专家推理,使内环燃烧室进气温度,燃油流量回路相互配合协作,从而实现对高温的控制。该温度控制流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8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杂背景下动目标或弱小目标的实时鲁棒跟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祛斑功能的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