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多酚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8545.7 | 申请日: | 201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吕维学;董娜;马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维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多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膜技术从茶叶、茶叶末及茶叶梗中制备茶多酚的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儿茶素)、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不仅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而且经科学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的称号。由于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辐射作用、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抗菌、杀菌作用、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对烟民有好处,可以清洗肺部尼古丁等诸多有效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因此,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然而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比较落后,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柱分离制备法,以上传统方法提取的茶多酚普遍存在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研究,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制备茶多酚的新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保证了制作路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技术领域的应用。然而,在伴随着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如何寻求一种新的、提取方法简单、效率高、费用低、保持原有生物特性、绿色环保的、从茶叶、茶叶末及茶叶梗中制备茶多酚的方法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新的、提取方法简单、效率高、费用低、保持原有生物特性、绿色环保的、从茶叶、茶叶末及茶叶梗中制备茶多酚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取茶叶、加入3-10倍重量的含水乙醇进行混合匀浆,压滤除去残渣,纳滤I截留分子量为500道尔顿以上的物质、取膜内物纳滤II去除分子量为250道尔顿以下的物质,蒸馏回收乙醇,干燥即得纯品。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
上述所述的茶叶为:茶叶、茶叶末、茶叶梗或其混合物。
上述所述的含水乙醇的乙醇含量为10-90%,其加入的重量比为5-8倍。
上述所述的混合匀浆是在高速匀浆机内进行高速匀浆0.5-3小时。
上述所述的压滤是在吊篮式空气压滤机内是将混合匀浆在0.5-1MPA的气压下进行压滤,过300-700目筛。
上述所述的纳滤I是采用截留分子量500道尔顿的卷式纳滤装置内,在0.01-0.05MPA的压力下采用错流过滤法过滤的。
上述所述的纳滤II是将初品在能滤去分子量为250道尔顿以下物质的纳滤装置内,在0.01-0.15MPA的压力下进行纳滤的.
上述所述的干燥为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维学,未经吕维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8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开式金刚网纱门窗
- 下一篇:门钩组件及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