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流动套管的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8799.9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R·J·基拉;M·R·沃茨;S-Y·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34 | 分类号: | F23D14/3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流动 套管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具有流动套管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涡轮发动机中,并且尤其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诸如气体的燃料和压缩空气被供给到燃烧器,燃料和压缩空气的燃烧在燃烧器中进行。此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流体然后被引导通过过渡件且进入用于产生动力和/或发电的涡轮。一般而言,压缩空气从布置成与压缩机且与燃烧器壳体处于流体连通的气室供给到燃烧器。此压缩空气被迫从气室向上游朝向首端行进,压缩空气在该首端中与其它燃料混合。
通常,压缩空气在其被引导向首端之前用于过渡件的冲击冷却。不论是否是这种情况,压缩空气均被允许进入邻近过渡件的流径。但是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必须保持压缩空气的压力,以便发生完全的空气/燃料混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衬套,从至少两个喷射点供给的流体通过该衬套从首端流到过渡件的内部,该至少两个喷射点中的第一个喷射点沿轴向邻近在衬套和过渡件之间的流体不可穿透的联接件,并且限定布置成与通向首端的第一通道处于流体连通的孔口,而该至少两个喷射点中的第二个喷射点沿轴向布置在孔口和首端之间且相对于通过第一通道的流体流的方向在孔口的上游,该至少两个喷射点中的第二个喷射点由布置成与通向首端的第二通道处于流体连通的开口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衬套,从至少两个喷射点供给的流体通过该衬套从首端流到过渡件的内部,该至少两个喷射点中的第一个喷射点沿轴向邻近在衬套和过渡件之间的流体不可穿透的联接件,并且限定布置成与通向首端的第一通道处于流体连通的孔口,而该至少两个喷射点中的第二个喷射点沿轴向布置在孔口和首端之间且相对于通过第一通道的流体流的方向在孔口的上游,该至少两个喷射点的第二个喷射点由布置成与通向首端的第二通道处于流体连通的开口形成,由此,通过开口进入和流过第二通道的流体会成层,并且因此保持通过孔口进入和流过第一通道的流体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衬套,第一流体通过该衬套从首端流到过渡件的内部;第一套管,其布置在衬套、过渡件和它们的流体不可穿透的联接件的相应部分的周围,以限定第一通道,第一套管联接到过渡件上,并且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孔口,第二流体通过该孔口朝向首端而喷射到第一通道中;以及第二套管,其布置在第一套管的周围,以限定第二通道,第三流体朝向首端而喷射到该第二通道中,使得第二流体的压力沿着第一通道的长度基本被保持。
根据结合附图获得的以下描述,这些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的结论部分处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地指明和清楚地要求保护了被视为本发明的主题。根据结合附图获得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
图1是燃烧器的流动套管和燃烧器衬套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流动套管和燃烧器衬套的截面图;以及
图3是图1的流动套管和燃烧器衬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参照附图,以实例的方式,详细描述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优点和特征。
部件列表:
10 燃烧器
20 燃烧器衬套
21 第一流体
22 首端
23 过渡件
24 内表面
30 第一流动套管
31 第一套管部分
32 截头圆锥形部分
35 第一通道
40 第二流动套管
41 第二套管部分
42 凸缘
45 第二通道
50 联接件
60 孔口
61 边缘处理部
70 第二流体
80 第三流体
90 区域
100 开口
110 径向孔口
120 内部凸缘
130 隔板
140 冷却通路
150 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流动套管的燃烧器,该流动套管实现被引导向燃烧器首端的压缩空气的低压降,同时保持燃烧器衬套的对流冷却。特别地,与第二轴向供给一起,通过一系列圆形孔口来提供第一轴向供给,圆形孔口可为任何大小并且可包括边缘处理部,第二轴向供给会提高第一轴向供给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8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