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仪表盘面罩组合物、仪表盘面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9358.0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苗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33/12;C08L45/00;C08K5/00;C08K3/28;C08K3/34;C08K3/36;C08K3/04;B60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盘 面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盘面罩组合物、仪表盘面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在当前的汽车工业中,已大量使用塑料来代替各种有色金属和合金钢材,以便提高汽车工业设计的灵活性、降低零部件加工、装配和维修的费用,并且,采用塑料生产汽车车身和零部件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作为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仪表盘面罩需要使驾驶者能清晰的看到仪表盘上的读数,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此时,要求仪表盘面罩具有非常好的透光性,并能保持清晰。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仪表盘面罩雾度大,导致从外侧看到的仪表盘读数非常朦胧,严重影响了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仪表盘面罩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仪表盘面罩组合物,通过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仪表盘面罩雾度小,便于清楚的读取仪表盘读数。
本发明公开的仪表盘面罩组合物包括聚合物树脂和有机染料,所述聚合物树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环烯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染料选自酞菁类染料、卤代酞菁类染料、苝类染料、喹吖(二)啶酮类染料、吡咯并吡咯二酮类染料、二恶嗪类染料、喹酞酮类染料、联苯胺类染料、异吲哚类染料、苯并咪唑酮类染料、蒽醌类染料、蝶啶类染料、偶氮缩合类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仪表盘面罩,该仪表盘面罩通过将上述仪表盘面罩组合物注塑得到。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仪表盘面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仪表盘面罩组合物进行注塑,所述注塑的方法为:注塑温度为240-255℃,模温为50-75℃,射出压力为1550-1700kg/cm2,背压为40-50kg/cm2,保压为1000-1300 kg/cm2,冷却时间为1-4s。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环烯烃共聚物为基质的材料中添加上述有机染料,可大大降低制备得到的仪表盘面罩的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的仪表盘面罩组合物包括聚合物树脂和有机染料,所述聚合物树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环烯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染料选自酞菁类染料、卤代酞菁类染料、苝类染料、喹吖(二)啶酮类染料、吡咯并吡咯二酮类染料、二恶嗪类染料、喹酞酮类染料、联苯胺类染料、异吲哚类染料、苯并咪唑酮类染料、蒽醌类染料、蝶啶类染料、偶氮缩合类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上述组合物中所采用的聚合物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或环烯烃共聚物(COC)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上述各种聚合物树脂,均可通过商购得到,优选情况下,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聚合物树脂的透光率为80-93%,更优选为85-93%。采用透光率在上述范围内的聚合物树脂利于清晰的显示仪表盘上的读数,避免面罩本身过多的吸收光线导致仪表盘读数过暗。
优选情况下,所述聚合物树脂的熔融指数为2-12g/10min。其中,上述熔融指数指10min内,将熔融的树脂从一个狭缝内压下来的重量(压力为2.16KG,狭缝大小是标准值),是一个熔体粘度的表征参数。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有机染料选自酞菁类染料、卤代酞菁类染料、苝类染料、喹吖(二)啶酮类染料、吡咯并吡咯二酮类染料、二恶嗪类染料、喹酞酮类染料、联苯胺类染料、异吲哚类染料、苯并咪唑酮类染料、蒽醌类染料、蝶啶类染料、偶氮缩合类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酞菁类或苯并咪唑酮类染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