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汞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9400.9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培;奚涛;邢海波;时唯伟;曹成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4/77;C07K16/44;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免疫 吸附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重金属速测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重金属汞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日趋加剧,其中包括重要的污染物重金属污染,无疑对人类的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污染环境的重金属种类很多,包括传统的五毒“汞、镉、铅、铬、砷”及其他的重金属铜、锌、钴、镍等,其中重金属汞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臭名昭著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引起的。快速有效地监测和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能从源头上监控重金属污染状况,防范重金属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主要应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ICP-MS)、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等,这些方法能定性定量检测样品中重金属的种类与含量,但普遍存在的不足是:需要配备昂贵的大型分析仪器及设备;需要专业的仪器操作人员;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复杂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等。而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研究的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方法,能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其原理是利用制备的重金属特异性抗体与重金属靶分子特异性结合,来精确定量检测目标重金属。重金属抗体的制备,确切地来说是,重金属与螯合剂复合物抗体的制备,因为重金属作为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免疫原性,同时其本身还会对免疫动物产生毒害。目前重金属免疫学研究方面人们多热衷于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虽然单抗在特异性等方面有多抗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单抗的制备过程及条件要求高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重金属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速度。
重金属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相对单抗来说较单,如果根据其建立的检测方法能达到一定的检测要求,则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Wylie等在“Monoclonal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mercuric ions(汞离子的特异性单抗)”(Proc.Natl.Acad.Sci.,89:4104-4108,1992)一文的报道中用谷胱甘肽作为双功能螯合剂,钥孔血蓝蛋白(KLH)作为载体蛋白,制备了重金属汞的单克隆抗体,但相关的针对检测重金属汞的应用研究并没有开展,也并没有检索发现利用类似抗原制备重金属汞的多抗应用于CI-ELISA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重金属汞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针对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限为9.54μg/L,其他重金属对该检测方法的影响较小,有一定的潜力可以应用于重金属汞离子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汞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通过将还原谷胱甘肽与载体蛋白分别溶于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后,谷胱甘肽的羧基端通过交联剂碳二亚胺盐酸盐溶液(EDC.HCl)与大分子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的氨基端偶联,用超滤离心管超滤离心去除未参与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再添加汞离子溶液,汞离子与合成的GSH-载体蛋白大分子中的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最终得到含有免疫原Hg-GSH-BSA或包被检测原Hg-GSH-OVA的重金属汞离子的完全抗原。
所述的碳二亚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2mg/mL;
所述的汞离子溶液中Hg2+的浓度为2mmol/L。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汞完全抗原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免疫原Hg-GSH-BSA通过多次反复免疫,纯化后制备得到多克隆抗体。
所述的多次反复免疫是指:运用常规多次免疫法免疫,其中第一次免疫使用弗氏完全佐剂与免疫原等体积乳化,从第二次免疫起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最后一次免疫后十天即得多克隆抗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汞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利用以Hg-GSH-BSA为免疫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以检测水样中重金属汞。
所述的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0.5mM EDTA与标准溶液,即待测样预混,37℃温浴1h。
2)包被:包被原用CB缓冲液100μL/孔包被4℃过夜,洗板3次。
3)封闭:200μL/孔5%甘氨酸37℃封闭1h,洗板3次。
4)加样:将预混好的样品50μL/孔加入,用PBS稀释抗体到两倍工作浓度,50μL/孔加入,振荡10min,37℃温浴2h,洗板3次。
5)加酶标二抗;1∶6000倍稀释的酶标二抗100μL/孔,37℃温浴1h,洗板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