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稳定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9579.8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峰;闫峰;韩根甲;陈凯;王燕峰;刘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中天经光电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稳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稳定平台,是一种内环隔振的多框架光电稳定平台,尤其涉及在振动和冲击条件下使用的光电稳定平台,属于飞行器、航空技术中光电稳定平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电传感器等有效载荷在工作时需进行高精度的稳定,以便能跟踪或锁定高速运动的目标。在外界振动和冲击条件环境下,单靠光电稳定平台自身的伺服系统难以达到高精度的稳定,一般还需要采取被动隔振的措施来保证光电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和成像质量。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多框架光电稳定平台的隔振一般采用一种复杂的三向隔振机构安装在基座和外环架之间。这种隔振方式不但体积大而且重量大,更重要的是其使用效果受载体的振动、冲击和空气动力学等外部干扰的影响较大。传统技术条件下的多框架稳定平台内外环架之间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连在一起的,由外环架的机体振动与齿轮、轴、电机产生的周期性激振力等组成的内部干扰仍能够通过内环架传递给内环传感器系统,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和跟踪精度,更重要的是安装光电传感器的内环平台也不能方便的拆装,这样安装调试光电传感器很不方便。同时,由于受到适装性的限制,对稳定平台及有效载荷的重量要求尽量轻,通常环架式的稳定平台重量大,体积大,结构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光电稳定平台,能在振动环境及风载荷影响的环境下使用,同时能提供较常规外减振方式更好的减振效果并根据使用需要迅速、方便的调整装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稳定平台,包括外环架和一个放置各种传感器的内环架及若干偶数个相同规格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隔振器相对于包括其中所安装的各种传感器的内环架整体的质心对称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其内环架包括内环俯仰框和内环方位框,及左隔振支架和右隔振支架;连接和组合内环俯仰框及内环方位框的包括测角元件及伺服元件和轴承。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其内环方位框包括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连接的框体及内环方位电机轴和内环方位旋变轴。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其内环方位电机轴和内环方位旋变轴上设有止口安装平面。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其框体为箱体结构,且其上设有两个止口安装平面,分别与内环方位电机轴及内环方位旋变轴上相对应的止口安装平面相配定位。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其左隔振支架和右隔振支架上分别设有用来支撑测角元件及伺服元件和轴承的俯仰轴。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其外环架与内环架通过8个相同规格的隔振器及螺钉联接组成多框架稳定平台。
所述的光电稳定平台,测角元件、伺服元件及轴承分别通过三个压板轴向压紧定位;三个压板分别是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及第三压板。
本发明的原理和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效果是:
外环架1和一个放置各种传感器的内环架2之间通过若干个相同规格的隔振器3对称相连,其效果是直接隔离内环架及其上的传感器受外界振动及冲击的影响并有效减轻多框架稳定平台的重量;内环架2由内环俯仰框9和内环方位框10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测角元件5和伺服元件11及轴承等标准件组成,其效果是内环俯仰框9和内环方位框10可以小角度转动;内环方位框10由框体14、内环方位电机轴13、内环方位旋变轴15组成,它们之间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从而方便装配、维修及调整;框体14设计成箱体结构,这样可以在确保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供大的光电传感器安装空间;左隔振支架4和右隔振支架12皆和内俯仰轴成一体设计,可有效地节省安装空间。
总之,本发明使光电稳定平台对外部干扰的隔离效果好,成像质量与稳定精度高,同时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安装拆卸方便。本发明能在振动环境及风载荷影响的环境下使用,能有效的减轻平台的重量。同时能根据使用需要迅速、方便的调整装配,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电稳定平台组成示意图。
图2为内环架2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内环架2三维示意图。
图4为内环方位框10组成示意图。
图5为左隔振支架4示意图。
图6为右隔振支架12示意图。
图7为框体14示意图。
图8为内环方位电机轴13示意图。
图9为内环方位旋变轴15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为: 外环架1、内环架2、隔振器3、左隔振支架4、测角元件5、第一压板6、第二压板7、第三压板8、内环俯仰框9、内环方位框10、伺服元件11、右隔振支架12、内环方位电机轴13、框体14、内环方位旋变轴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中天经光电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中天经光电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