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罩体外导散热式全功率LED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0063.0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帆宇;赵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九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S8/04;F21V19/00;F21V29/00;F21V14/04;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散热 功率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LED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罩体自身导热结构,有效简化LED核心部件整体结构,降低加工成本,延长LED灯具使用寿命的罩体外导散热式全功率LED灯具。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照明”的概念逐渐为世人所接受,我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始于2005年,发展、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建立经济舒适,低能耗的照明环境系统,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近年来LED成为绿色光源的首选产品,但是由于LED发光芯片面积小,耐温能力非常有限,影响了LED普及与推广。当工作温度达到85℃时,LED的光通量将下降一半,并产生“红移”(光波波长变长)现象,超过90℃即有烧毁的危险。散热不良不仅导致LED发光芯片的结温迅速上升,而且灌封胶(环氧树脂或硅胶)会碳化变黄,进一步加速LED发光芯片的光衰减甚至失效。同时快速热膨胀所产生的应力也会因导致电路开路而失效。因此,散热问题成了LED灯具推广应用的障碍,迫切需要加以有效地解决。科技人员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也开发了一些解决LED灯具散热问题的实用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1377294A《一种LED灯的散热结构》给出了增加散热片和风扇配合散热的技术方案,虽然改善了LED芯片的散热效果,但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又如中国专利CN101545619A《一种LED灯散热器灯体结构》给出了翅片散热的技术方案,有一定的散热效果,但不适合大功率LED光源的散热。还有采取空气对流方式散热的技术方案。总之虽然现有技术都有一定的散热效果,对于延长LED灯具的寿命都是有益的,但由于现有技术大都基于LED部件本身直接散热的基本思路,必然造成LED部件体积过度增大,不仅占据较大空间,而且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既浪费了原材料,也增大了生产制作成本,尤其不适合在大功率LED灯具上应用。“绿色照明”迫切需要不同功率,即全功率长寿命的LED灯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罩体自身散热结构,体积小巧,加工成本低廉,散热效率高,能够有效延长LED灯具使用寿命的罩体外导散热式全功率LED灯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背罩、采热器、LED发光芯片、端罩、聚光瓦、前罩和透光罩,所述的前罩上设置透光罩,背罩与前罩滑动扣接配合并与两端罩扣合构成灯具罩,所述的采热器设置于灯具罩内纵轴上,所述的LED发光芯片与聚光瓦光学配合并设置于采热器上,所述的背罩内壁上设置的导热鳍片与采热器热导性连接。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灯具罩本身散热面积大的优点,在灯具罩上直接或组合设置导热鳍片,通过热传导方式将LED发光芯片上的热量外导实现高效散热之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直接在LED发光芯片上设置散热结构散热面积受限,不能满足大功能LED灯具散热要求的不足。不仅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压缩了灯具的空间结构,满足了不同功率LED灯具的散热需要,有效延长了LED灯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角度可调的聚光瓦有效地扩大了光线的照射范围,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本发明尤其适合作为道路照明灯具或室内吸顶式照明灯具,易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之俯视图;
图3为图2之半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半剖视图(去除一侧端罩);
图5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立体视图(去除一侧端罩并局部拉开前罩);
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内部结构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内部结构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内部结构端视图。
图中:1-背罩、2-采热器、3-LED发光芯片、4-导热器槽、5-导热器、6-端罩、7-聚光瓦、8-前罩、9-透光罩、10-导热鳍片、11-导热板、12-支撑导热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
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背罩1、采热器2、LED发光芯片3、端罩6、聚光瓦7、前罩8和透光罩9,所述的前罩8上设置透光罩9,背罩1与前罩8滑动扣接配合并与两端罩扣合构成灯具罩,所述的采热器2设置于背罩1内纵轴上,所述的LED发光芯片3与聚光瓦7光学配合并设置于采热器2上,所述的背罩1内壁上设置的导热鳍片10与采热器2热导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九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九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