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锈复合甘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0267.4 | 申请日: | 201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舰 |
主分类号: | C23F11/14 | 分类号: | C23F1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迟承柏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锈 复合 甘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以复合甘油为主要成分与多种有机缓蚀剂复配的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金属表面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缓蚀剂,有无机化合物缓蚀剂和有机化合物缓蚀剂。其功能单一,只能够阻止或减缓单一的金属锈蚀;且其用途,除延缓金属的锈蚀之外,尚没有同时作为防锈、缓蚀冷冻剂、保湿、润滑、增稠防冻剂使用的;人们所使用的缓蚀剂多溶入有机溶剂,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到目前尚未见到有适用于多种腐蚀介质,同时对多种金属起缓蚀作用的缓蚀剂。当然,也有采用几种化学物质的缓释剂混合使用的,但其功能和用途也不能够囊括各种金属,并当作除缓蚀剂之外的其他助剂使用。
在本发明完成之前,未见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防锈复合甘油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使用,未见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防锈复合甘油在市场上有销售,也未见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防锈复合甘油在任何文献中有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用于提供一种防锈复合甘油及其制备方法,它冰点低于-35℃,沸点高于115℃,PH中性,无毒,不易燃,与水以任意比例相混合,溶于甲醇、乙醇、乙二醇,不溶于苯、乙醚、丙醚等有机溶剂,可在自来水、自然水、海水、大气等多种腐蚀介质中对铜、铁、铝、钢等多种金属作为防锈剂使用,还可以同时作为防锈、缓蚀防冻剂;保湿、润滑、增稠防冻剂使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锈复合甘油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苯甲酸钠 1-3%;
葡萄糖酸锌 2-6%;
苯并咪唑 0.1-0.3%;
甲基苯并三氮唑 0.1-0.4%;
羟甲基纤维素钠 0.1-0.3%;
蔗糖 1-3%;
复合甘油 100%减去上述各项重量百分比之和,
将复合甘油在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90℃,加入蔗糖、苯并咪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在90℃温度下继续搅拌进行复配,再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苯甲酸钠,在90℃温度下继续搅拌进行复配,再加入葡萄糖酸锌,在90℃温度下继续搅拌,加入活性炭脱色,搅拌至70℃,然后冷却至50℃,进行包装,完成防锈复合甘油的制备。
所说的复合甘油本身就是一种金属缓蚀剂。市场上一般销售的复合甘油,是由占重量百分比为35%的尿素,20%的乙二醇,30%的山梨醇和15%的葡萄糖组成,将所说乙二醇加入尿素,加热搅拌至75℃,加入山梨醇和葡萄糖,继续加热搅拌至75℃,加入活性炭脱色,冷却即可。其中,山梨醇和葡萄糖是黑色和有色金属的缓蚀剂,有亲水性,含极性基团。
葡萄糖酸锌和羟甲基纤维素钠和蔗糖都是含有未配对的电子元素含有极性基团的化学物质,具有混合吸附型缓蚀性能;对钙、镁、铁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特别对Fe3+有极好的螯合作用;苯甲酸钠是含氮的化合物,有未配对电子元素;甲基苯并三氮唑是铜及其合金、银、铅、镍、钼、锌的缓蚀剂,是和金属表面腐蚀物层的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金属保护膜;苯甲酸钠是物理吸附性缓蚀剂。
以复合甘油作络合剂,与蔗糖、苯并咪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复配熬和,形成混合吸附型缓蚀性能,在与羟甲基纤维素、苯甲酸钠、葡萄糖酸锌进一步加合,使其产生再增效作用,这样可以在腐蚀介质中,被金属吸附,同时分子中的氮原子与活性阳离子形成共价键化学吸附,形成协同作用,由于对金属表面阴极和阳极同时抑制反应,形成稳定保护膜,因此产生对铜、铝、铁、钢等金属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有下面一些作用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锈复合甘油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它的冰点低于-35℃,沸点高于115℃,PH呈中性,不易燃,与水以任意比例相混合,溶于甲醇、乙醇、乙二醇,不溶于苯、乙醚、丙醚等有机溶剂,无毒,可在自来水、自然水、海水、大气等多种腐蚀介质中对铜、铁、铝、钢等多种金属作为防锈剂使用,还可以同时作为防锈、缓蚀冷冻剂;保湿防冻剂、润滑防冻剂和增稠防冻剂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锈复合甘油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组份组成:
苯甲酸钠 2千克;
葡萄糖酸锌 4千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舰,未经李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盐电解法生产高纯钛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金属纳米条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