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肺部阴虚、胃部阴虚及消渴病阴虚症状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0547.5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刚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00;A61P3/10;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周帅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肺部 阴虚 胃部 消渴 症状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肺部阴虚、胃部阴虚及消渴病阴虚症状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肺阴虚是指阴液不足而不能润肺,主要表现为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苔少质红少津脉细而数或咳血等。证因分析:多由久咳久咯耗伤肺之阴液;或因痨虫袭肺,燥热之邪犯肺烁烁肺阴;或是汗多不固,阴津耗泄等,均可导致肺阴亏虚。
胃部阴虚是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又称胃阴不足,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证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总论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又称消瘅、肺消、消中。消渴病变脏腑在肺胃肾。燥热伤肺,则治节失职,肺不布津;燥热伤胃,则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燥热伤肾,则肾失固摄,精微下注。凡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情志失调,气郁化火,或劳欲过度,耗伤肾阴,均可诱发该病。常见证型有:①肺热津伤型消渴。证见烦渴多饮,口干尿多,舌边尖红,脉洪数。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②胃热炽盛型消渴。证见多食易饥,体瘦便秘,苔黄脉滑。治宜清胃火,生津液。③肾阴亏虚型消渴。证见尿频量多,口干腰酸,舌红脉沉细。治宜滋阴固肾。该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证见尿频,饮一溲一,腰膝酸软,面黑耳干,舌淡脉沉细。
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以出现多尿多食多饮消瘦等表现。其中多饮是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增多,中医将此症状归入消渴范畴。中医学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中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综合病症。化验为高血糖及尿糖高。主要病变部位是肺胃肾,基本病机是阴津亏虚,燥热烦渴,造成身体肺胃肾阴虚。
本发明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调配和实验而作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肺部阴虚、胃部阴虚及消渴病阴虚症状的中药制剂,用于肺部阴虚、胃部阴虚及消渴病的治疗和缓解,疗效好,费用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特点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沙参12-15克,麦冬12-15克,百合6-9克,天花粉15-19克,扁豆19-25克,生地6-10克,桑叶6-10克,浙贝5-10克,鱼腥草9-15克,牛膝9-15克,桑白皮6-11克,瓜蒌6-11克。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肺部阴虚、胃部阴虚及消渴病阴虚症状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的重量配比关系精选配方中各味中药,各味中药单独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后混匀或混合后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并拌匀,按常规方法杀菌,螨,卵,然后加水2斤,水沸后文火煎熬5-10分钟制成水煎剂二剂。当然也可制成丸剂、膏剂、胶囊或中药复方注射液。
本发明的用法用量以水煎剂为例为:口服每日二次,早饭和晚饭后各服一剂;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药性阴湿重,如果病人阴盛阳虚湿盛,则禁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刚,未经韩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