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0725.4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卜平;胡荣;王健斌;张先稳;刁昱;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9/06;A61P17/16;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辐射 中草药 外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和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应用的日益广泛, 核能源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 核辐射也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今面临的核辐射损伤主要来源为战争核辐射(包括核武器、贫铀武器所致的辐射)与非战争核辐射(包括核泄漏、民用放射源、医疗照射、职业照射、宇航人员受到的空间辐射等)。无论是从提供战时防护的角度还是和平时期对在放射性环境条件下的工作人员提供预防保护, 或是应对突发性核事故的急救措施、开发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抗辐射药物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有别于其他药物治疗放射损伤的新治疗途径。
据临床医学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体在受到一定剂量的核辐射照射后,会导致健康受损。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损伤;在剂量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剂量在1~10Gy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剂量在10~50Gy 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经治疗,在两周内100%死亡;50Gy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2天死亡。当全身长期遭受超剂量慢性照射时,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剂量照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坏死, 形成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如能及时处理和控制感染, 可在几天或几周内得到临床恢复。但是放射性皮肤损伤往往归于慢性病理改变。人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电镜观察也显示明显的病理变化 , 为此及早治疗是很必要的。但目前临床上缺乏防治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外用制剂。
中医理论认为辐射损伤表现为热毒炽盛、气血两虚和阴阳失调等症状, 所采用的治法多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补益气血,与之相应使用的药物也大致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和补益药。实验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药物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可消除照射早期血液中存在的组织胺类、肽类等毒性物质,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补益类中药能够提高辐射损伤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保护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辐射损伤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改善辐射损伤后微循环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渗出及炎性反应。
一种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处方源于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养阴,冬桑叶清泄邪热,半枝莲、银花清热解毒,赤芍凉血活血。现代研究有促进伤口愈合、抗病毒、抗真菌和调节机体免疫力、防辐射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是由下列质量份数比的物质组成:仙人掌汁液10~30份、杨梅汁液30~50份、中药提取液10~30份、杨梅核仁油10~15份、乳化剂2~12份 、防腐剂0~1份;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液是由质量份数比为沙参13~19份、麦冬13~19份、冬桑叶13~19份、半枝莲8~15份、赤芍8~19份、银花13~19份合煎再精制而成的。
上述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中,所述的的乳化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醇胺、吐温-80、鲸蜡硬脂基橄榄油酯、山梨醇橄榄油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中,所述的的防腐剂可以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的其中一种。
一种用于防治辐射的中草药外用乳膏的制备方法是:
1)仙人掌汁液制备:取新鲜仙人掌适量,去刺切段,匀浆5min,纱布过滤后将滤液用冷冻离心机(2~4℃,6000~10000r/min)离心15~25min,取上清液即为仙人掌汁液或将上清液与适量吸附剂混合搅拌10min,过滤取滤液即为仙人掌汁液;
2)杨梅汁液制备:取新鲜杨梅适量,分取果肉,匀浆5min,双层纱布过滤后将滤液用冷冻离心机(2~4℃,6000~10000r/min)离心15~25min,取上清液即为杨梅汁液或将上清液与适量吸附剂混合搅拌10min,过滤取滤液即为杨梅汁液;
3)杨梅核仁油的制备:杨梅核适量,去壳取仁生榨或适度烘焙后压榨,将压榨油用冷冻离心机(-20~-45℃,6000~10000r/min)离心25~55min,取上清油即为杨梅核仁油或将适量吸附剂与105~110℃的上清油混合,搅拌10~30min,过滤取滤液即为杨梅核仁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