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耳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0936.8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麦宋平;张春;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4 | 分类号: | A61F11/04;A61F2/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耳蜗 系统 | ||
1.一种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体内电路和与体内电路相连的电极组,体内电路包含体内麦克风、体内模数转换器、处理器、电极驱动模块、电极组和电源模块,所述体内麦克风收集语音信号,所述体内模数转换器把所述体内麦克风收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处理器对数字声音进行分析并形成刺激指令序列输出到所述电极驱动模块,所述电极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处理器发来的刺激指令产生相应电极上的脉冲信号,所述电极组把脉冲信号送往听神经并刺激听神经使人产生听觉,所述电源模块负责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外电路、体外天线和体内天线,所述体外电路包含体外麦克风、体外模数转换器、体外调制解调器、体外主控电路,所述体内电路还包括体内调制解调器,所述体外麦克风收集语音信号,所述体外模数转换器把所述体外麦克风收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体外调制解调器调制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字语音信号并发往所述体外天线,和解调所述体外天线接收到的体内发来的信号,所述体外主控电路负责协调所述体外模数转换器和所述体外调制调制器的工作,并提供与体外编程器的接口等,所述体外天线与所述体内天线耦合,向所述体内电路发送经调制的信号,同时接收体内发来的调制信号,所述体内天线与所述体外天线相耦合,接收所述体外电路发来的调制信号,并将所述体内调制解调器发来的信号向体外发射,所述体内调制解调器把所述体内天线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和调制所述体内电路输出的信号并发往所述体内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内置可充电电池,在所述体内电路切换至电池充电工作子模式下,可利用所述体内调制解调器获取到的能量对所述体内电池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向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体内电路切换至反向测量工作子模式下,收集各种测量数据,并发往所述体内调制解调器,通过所述调制解调器将测量数据传给所述体外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可编程处理器,其包含程序存储器,在所述体内电路切换至程序更新工作子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可以把体外发送过来的程序数据自动加载到所述程序存储器中,完成自身程序的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电路集成在特征尺寸为0.18um工艺下定制的面积为4mm×4mm的专用芯片上,所述电极组由17根敷以特氟隆绝缘涂层的硅橡胶电极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电路、所述体内天线和所述电极组经过一体化封装以后植入到患者的耳蜗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天线置于患者耳边与所述体内天线相耦合,所述体外电路封装在大小为40mm×25mm×10mm的盒内,并通过导线和所述体外天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电路具有正常刺激、电池充电、反向测量、程序更新等四种工作子模式,所述体外电路向所述体内电路发送特殊格式的无线指令,所述体内电路在获取相应的无线指令后会自动进行工作子模式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9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洛他唑脂质体固体制剂
- 下一篇:带抽屉的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