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1133.4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房屋 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的水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城市化进程迅猛,城镇发展与土地流失,成为一个两难的矛盾体。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的房屋建筑都是仅供居住,只有少数装有一些诸如太阳能、风能装置等节能环保设施,其整体节能效率十分有限,另外还占用了大量生产用地,无法实现既能够“生活”、又能够“生产”,还具有“生态”的立体“三生”效果,更无法达到零占地、零排放、零污染、零耗能等环保要求。
而在居住生活及生产过程中,对于水的处理和应用,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匮乏,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目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合理用水,节能减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包括:
中水收集装置,用以收集生活产生的中水;
雨水收集装置,用以收集雨水;
物理过滤池,通过管道分别与中水、雨水收集装置相连,接收中水和雨水并进行物理过滤以实现固液分离;
污水池,通过管道与物理过滤池相连,接收过滤后的污水;
无土种植管,设于生态房屋的斜坡状南墙上及房顶上,并与物理过滤池相连,接收物理过滤水用以种植灌溉;
生物净化池,通过管道与无土种植管相连,对灌溉后的水进行净化;
鱼池,设于生态房屋底部,并通过管道与生物净化池相连,接收净化水并将池水输入至物理过滤池,以实现养鱼水的循环过滤。
所述的物理过滤池还通过管道连接至厕所,用以冲洗马桶。
所述的生物净化池包括相连的生物滤材池和过滤棉池,通过生物滤材池接收灌溉水并进行硝化分解,再经过滤棉池的过滤后,输入鱼池内。
所述的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内养有清道夫鱼的鱼滤池和内养有贝类的贝滤池,鱼滤池一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池相连,另一端与贝滤池相连,贝滤池一端通过管道与物理过滤池相连。
另一方面,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中水收集装置,用以收集生活产生的中水;
B.设置雨水收集装置,用以收集雨水;
C.设置物理过滤池,通过管道分别与中水、雨水收集装置相连,接收中水和雨水并进行物理过滤以实现固液分离;
D.建立污水池,通过管道与物理过滤池相连,接收过滤后的污水;
E.在生态房屋的斜坡状南墙上及房顶上建立无土种植管,并与物理过滤池相连,接收物理过滤水用以种植灌溉;
F.设置生物净化池,通过管道与无土种植管相连,对灌溉后的水进行净化;
G.在生态房屋底部建立鱼池,并通过管道与生物净化池相连,接收净化水并将池水输入至物理过滤池,以实现养鱼水的循环过滤。
在步骤C中,将物理过滤池通过管道连接至厕所,供马桶冲洗用水。
在步骤F中,所述的生物净化池包括相连的生物滤材池和过滤棉池,通过生物滤材池接收灌溉水并进行硝化分解,再经过滤棉池的过滤后,输入鱼池内。
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H:
建立内养有清道夫鱼的鱼滤池和内养有贝类的贝滤池,将鱼滤池一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池相连,另一端与贝滤池相连,贝滤池一端通过管道与物理过滤池相连,通过鱼滤池和贝滤池依次对污水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吸收,形成只有无机成分的净水输入物理过滤池或直接排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收集生活中水及雨水,通过物流过滤后用于种植灌溉及冲洗,并通过生物过滤对灌溉水进行处理后用于鱼池水循环,并且鱼池带有营养成分的水又供种植灌溉。另外,通过鱼滤池和贝滤池对污水处理,降低污染排放。采用该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将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水循环处理和应用相结合,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包括:
中水收集装置,用以收集生活产生的中水;
雨水收集装置,用以收集雨水;
物理过滤池,通过管道分别与中水、雨水收集装置相连,接收中水和雨水并进行物理过滤以实现固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石灰窑炉
- 下一篇:一种利用铝钛复合鞣制废弃物去除铬鞣废水中三价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