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1317.0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德祥;何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金顺达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用的增氧机。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最常用的增氧机,增氧效果较好的增氧机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等,但这些增氧机都只配一种叶轮,因而增氧的方式和功能就只局限于一种型式,增氧能力和增氧效率就不能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机,通过带有两种不同型式不同转速的叶轮,实现不同方式的增氧,从而提高了增氧能力和增氧效率,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氧机,包括电机、减速器、两种不同形式的叶轮、支承臂及浮体,减速器又包括齿轮箱和齿轮组。
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减速器输出端同一轴线上有内外两条转速不一样的输出轴,这两条输出轴分别连接两种不同型式的叶轮,从而同时实现不同方式的增氧。该减速器是这样实现两条同一轴线的输出轴输出不同转速和动力的。电机轴头伸入减速器内装有第一级主动齿轮。第一级主动齿轮与装在中间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装在减速器内的中间轴转动。中间轴上还装有两个主动齿轮:上主动齿轮和下主动齿轮。上主动齿轮与装在内输出轴上的上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内输出轴转动。下主动齿轮与装在外输出轴上的下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外输出轴转动。内输出轴与小叶轮连接,外输出轴与大叶轮连接。
本发明的内外输出轴都经过两级变速分别带动大小叶轮转动。内输出轴带动的小叶轮,直径小,叶片多,转速高,打起的水花多,弥散度好,因而增氧能力高,同时提水能力强,使水体上下进行交换,使下面水体提上水面与空气均匀接触吸收氧,从而实现水体面层和深层都增氧。而外输出轴带动的大叶轮直径大,叶片少,转速低,因而它的增氧能力不及小叶轮。但它由于直径大,以较慢的速度转动,带动较大范围的水体翻滚,并且它的叶片设置在小叶轮翻滚的水体外围。因此它除了自身起到一定的增氧外,更大的作用是把经小叶轮增氧了的水体推向四方,迅速扩散,大大提高了增氧水体的范围。两种不同型式不同的增氧方式的叶轮一起工作,有效的提高增氧能力和增氧动力效率,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机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机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减速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3,一种增氧机,包括防护罩1、电机2、齿轮箱3、齿轮组、外输出轴4、内输出轴5、大叶轮6、小叶轮7、支承臂8、浮体9。齿轮组包括第一级从动齿轮12、上主动齿轮13和下主动齿轮14。支承臂8一端安装于齿轮箱上,另一端连接于浮体9。内输出轴5设在外输出轴4体内,内输出轴5轴向穿过外输出轴4,内输出轴5与外输出轴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两者之间转动配合。外输出轴与齿轮箱之间也是通过轴承连接,两者之间转动配合。
电机1经减速后带动内输出轴和外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装在内输出轴5上的小叶轮7和装在外输出轴4上的大叶轮6以不同的速度转动,完成不同方式的增氧。
电机轴头伸入齿轮箱内并装有第一级主动齿轮10,第一级主动齿轮10与装在中间轴12的第一级从动齿轮11啮合,从而带动中间轴12转动,第一级主动齿轮10直径小于第一级从动齿轮11直径。上主动齿轮13和下主动齿轮14同时固定在中间轴12上,上主动齿轮13与装在内输出轴5顶端的上从动齿轮15啮合,从而带动内输出轴5转动,内输出轴5底端伸出齿轮箱并装有小叶轮7。下主动齿轮14与装在外输出轴4顶端的下从动齿轮16啮合,从而带动外输出轴4转动,外输出轴4底端伸出齿轮箱并安装有大叶轮6。上主动齿轮13的直径略大于下从动齿轮15直径,下主动齿轮14直径则远远小于下从动齿轮16直径,因此小叶轮转速大于大叶轮转速。小叶轮7直径小,叶片多,转速高,转动时打起的水花多,弥散度好,因而增氧能力高,同时提水能力强,使水体上下进行交换,使下面水体提上水面与空气均匀接触吸收氧。从而实现水体面层和深层都增氧。由于小叶轮7的叶轮直径较小,所以增氧水体的范围不会太大。而大叶轮6直径大,叶片小,转速低,增氧能力不及小叶轮7,但它由于直径大,以较慢的速度转动,带动较大范围的水体翻滚,并且它的叶片设置在小叶轮7翻滚的水体外围,因此它除了自身起到一定的增氧外,更大的作用是把经小叶轮7增氧了的水体推向四方,迅速扩散,大大提高了增氧水体的范围。两个不同型式不同速度的叶轮组成最佳的组合,既发挥各自的长处,又弥补对方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增氧能力和增氧动力效率,节约了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金顺达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金顺达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