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冷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1521.2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庆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科腾博(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1/00 | 分类号: | F25B11/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是一种空冷循环装置,主要用于冷藏室的制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冷藏室的空冷循环装置的空气压缩及膨胀设备中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为普通轴承式,运行时需要有适当的润滑材料,而且循环系统中没有中间冷却换热和回收换热装置。这种空冷循环装置效率低,特别是设备运行时会有一定量的润滑材料随系统进入冷藏室,对被冷藏物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冷藏室无任何污染、有中间换热过程、制冷效率高的空冷循环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空冷循环装置,有双叶轮的空气轴承式涡轮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冷藏室;所述的涡轮机结构是:一端为离心式涡轮压缩机构,另一端为涡轮膨胀机构,涡轮压缩机构与涡轮膨胀机构之间为与变频控制器相接的电动机;涡轮压缩机构的出口依次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涡轮膨胀机构的入口、涡轮膨胀机构的出口、冷藏室的冷却介质入口相连通;冷藏室的冷却介质出口与第二换热器、涡轮压缩机构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换热器为水冷式热交换机。
所述的双叶轮的空气轴承式涡轮机结构是:包括机壳,在机壳的中心孔处安装有转轴,机壳与转轴之间形成空气轴承式结构;在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叶轮,机壳的两端固定有蜗形壳,叶轮位于蜗形壳内;在转轴上设有转子,在机壳的中间部位设有与转子相配的定子;转子与定子均位于机壳的内腔内;机壳的一侧有进入冷却风的入口,入口处设有风扇,机壳的另一侧有排出冷却风的出口;在定子的外侧有定子散热板;所述的入口与出口通过内腔相连通;在机壳上位于空气轴承的外侧设有轴承散热板;所述的定子散热板和轴承散热板均位于内腔内。
本发明的空冷循环装置,由于空气压缩和空气膨胀设备为双叶轮的空气轴承式涡轮机,运行时无需润滑材料,保证了进入冷藏室内介质的卫生,不对被冷藏物品造成任何污染,省去了对空气介质的油分离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中间过程有热交换机构,提高了制冷的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双叶轮的空气轴承式涡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空冷循环装置包括双叶轮的空气轴承式涡轮机、第一换热器25、第二换热器26、冷藏室27。
涡轮压缩机构1的出口依次与第一换热器25、第二换热器26、涡轮膨胀机构22的入口、涡轮膨胀机构22的出口、冷藏室27的冷却介质入口相连通;冷藏室27的冷却介质出口与第二换热器26、涡轮压缩机构21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25为冷却水循环系统相接的水冷式热交换机。
运行时,吸入离心式涡轮压缩机构21内的空气介质经压缩并由第一换热器25降温,再通过第二换热器26进行换热,然后进入涡轮膨胀机构22中膨胀降温降压,最后进入冷藏室27内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自冷藏室27出来的空气介质再重新进入离心涡轮压缩机构21中循环。
双叶轮的空气轴承式涡轮机的结构如下:如图2所示:1为机壳,在机壳1的中心孔处安装有转轴5,转轴5与机壳1之间形成空气轴承式结构。在机壳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蜗形壳10,蜗形壳10与机壳1之间有密封板8,密封板8与机壳1之间留有隔热缝11。在转轴5的两端头均安装有叶轮9,叶轮9位于蜗形壳10内。
在转轴5上设有转子2。与转子2相配的定子3位于转子2的外围并设在机壳1中间部位的内侧。在机壳1上位于定子3的外侧设有定子散热板4,在机壳1上位于空气轴承的外侧设有轴承散热板7。上述的转子2、定子3、定子散热板4、轴承散热板7均位于机壳1的内腔13内。在机壳1的侧面有冷却风的入口6,在入口6处设有风扇14。在机壳1的侧面与入口6相对一侧设有排出冷却风的出口12,入口6与出口12通机壳1的内腔13相连通。
本发明的涡轮机,在运行时冷却风可直接经过定子3、转子2、定子散热板4、轴承散热板7及定子3和转子2之间形成的间隙、空气轴承之间的间隙,具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涡轮机的使用寿命。
上述图2中所示的转子2和定子3部分构成了图1中所示的电动机23。图2中左端的叶轮及蜗形壳部分构成图1中所示的离心式涡轮压缩机构21,图2中右端的叶轮及蜗形壳部分构成图1中所示的涡轮膨胀机构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科腾博(大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科腾博(大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水垢刮除装置及电极式加湿器
- 下一篇:笔模型腔加装可换式耐磨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