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模组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1984.9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奉勇;刘轩武;刘德根;邱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和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0 | 分类号: | C03C27/00;B29C6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贴合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3D模组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3D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作为3D手机的核心部件的3D模组主要由3D光栅和玻璃基板精确贴合而成,带有3D模组的3D手机可实现2D与3D的相互转换。3D模组的生产是无法靠人工完成的,必须借助高端设备才能满足装配的质量和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3D光栅精确贴合在玻璃基板上,从而构成3D模组的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3D模组贴合装置包括3D光栅移载部、压合部、点胶部、玻璃基板移载部、双CCD对位部、固化部和3D光栅托盘部,其中,所述双CCD对位部设置于点胶部的下方;所述玻璃基板移载部和3D光栅移载部沿X向分别设置于点胶部的两侧,所述3D光栅移载部具有可沿X向移动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压合部的下方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所述3D光栅托盘部;所述固化部设置于点胶部的上方;
所述3D模组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1:将3D光栅和玻璃基板分别放置于所述3D光栅托盘部和玻璃基板移载部;
步骤2:所述3D光栅移载部带动与其固连的压合部移载至3D光栅的正上方,所述压合部向下移动并吸附起3D光栅,随后所述压合部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所述玻璃基板移载部对玻璃基板进行吸附固定;
步骤3:所述3D光栅移载部带动吸附有3D光栅的压合部沿X向移动,移动至点胶部下方;同时,所述玻璃基板移载部带动玻璃基板沿X向和Y向进行玻璃基板的位置调整,并进行玻璃基板的水平摆放角度的调整,使所述玻璃基板处于3D光栅的下方、双CCD对位部的上方;
步骤4:所述3D光栅上设置有多个光栅标识,所述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基板标识,各光栅标识和各基板标识自上而下一一垂直对应;调整所述双CCD对位部、3D光栅移载部和玻璃基板移载部,使双CCD对位部发出的多条光束分别贯穿各垂直对应的光栅标识和基板标识,以进行3D光栅和玻璃基板的精确对位;
步骤5:吸附有3D光栅的压合部向下移动,将3D光栅贴附于玻璃基板的上表面;
步骤6:所述点胶部将输出的粘合胶通过设置在3D光栅上的点胶孔注入至贴附在一起的3D光栅和玻璃基板的接合处;以及,
步骤7:固化部输出的紫外线照射3D光栅和玻璃基板接合处的粘合胶,以进行粘合胶的固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所述3D模组贴合装置,可将3D光栅精确贴合在玻璃基板上,以形成3D手机的核心部件,3D模组;此外,所述贴合装置效率高、操作方法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3D模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3D光栅移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点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或第二点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玻璃基板移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双CCD对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3D模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3D模组贴合装置包括3D光栅移载部3、压合部4、点胶部5、玻璃基板移载部6、双CCD对位部1、固化部、以及3D光栅托盘部2。其中,所述双CCD对位部1设置于点胶部5的下方;所述玻璃基板移载部6和3D光栅移载部3沿X向分别设置于点胶部5的两侧,所述3D光栅移载部3具有可沿X向移动的连接部37;固定于所述连接部37上的压合部4的下方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所述3D光栅托盘部2;所述固化部设置于点胶部5的上方。具体地:
图2示出了3D光栅移载部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3D光栅移载部3包括第一立柱33、第二立柱35、连接部37、3D光栅滚珠丝杆34和3D光栅伺服电机38。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立柱33、35上分别设置有沿X向的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6;所述连接部3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滑轨31、36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37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压合部4的固定部32,所述连接部37与第一滑轨31滑动连接的一端还通过连接滑块与3D光栅滚珠丝杆34螺纹配合,与第一和第二滑轨31、36平行设置的3D光栅滚珠丝杆34与所述3D光栅伺服电机38的输出轴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和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和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线绝缘护套
- 下一篇:框式绞线机上用旋转进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