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随机孔隙模型的建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2902.2 | 申请日: | 201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7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莉;张翔;陈军;丁珊珊;李喜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三维 随机 孔隙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随机孔隙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标准样品进行解剖,通过金相法统计由孔隙长度、宽度和深度表示的孔隙率及孔隙分布特征;
(2)根据统计结果初步选定自相关函数、自相关长度参数建立三维随机介质模型M(x,y,z);
(3)利用极值搜索法改造所得的三维随机介质模型M(x,y,z),建立三维随机孔隙模型,极值搜索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选定孔隙率P,将所得到的三维随机介质模型M(x,y,z)进行以下操作:
①获取该三维模型的所有节点数量L;
②将各节点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列,放入一维数组H;
③获取H中前L*P个节点在三维随机介质模型M(x,y,z)中的坐标,放入一维数组Position;
④将M(x,y,z)中符合Position中所记录坐标的节点设为孔隙,其余设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4)统计所得的三维随机孔隙模型的孔隙率及孔隙分布特征;
(5)比较步骤(1)与(4)的数据,若二者差异小于2%,则得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随机孔隙模型,否则改变建立参数,重复步骤(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29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