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2933.8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寅;杨世英;张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颈椎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患病率约为3.8%~17.6%,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我国每年近100万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有26%是因颈椎病而诱发,故该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以下六种类型: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其临床表现轻者头、颈、肩臂麻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颈椎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术治疗要求高,损伤大,又有一定危险,术后遗留问题多,很少被患者接受。目前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多采用西医的治疗,而西医只针对其中某种单一的病理机制分别用药,难于取得整体治疗的效果,而且西药本身具有副作用,容易引起并发症,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者为肝肾亏虚,或气血亏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痹阻经脉;临床实践认为颈椎病为本虚标实,其病机多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为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目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具有药效单一,副作用大、易引起并发症等不足,而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综合调理,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
黄芪3~30、丹参3~15、天麻3~10、白芍3~15、钩藤3~12、葛根6~15、川芎6~10、独一味2~3。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的剂型。
其中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颗粒剂。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丹参和钩藤,用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加入6~10倍量乙醇,提取1~3小时,合并提取液并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成温度为55℃时相对密度为1.05~1.1的清膏I;
再取提取过的丹参和钩藤药渣,蒸馏去除乙醇后与上述重量份数的黄芪、天麻、白芍、葛根、川芎和独一味混合并加水煎煮2~4次,每次加8~12倍量的水,煎煮2~3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温度为65℃时相对密度为1.35~1.38的清膏II;
取清膏I和清膏II混合均匀,干燥后粉碎成浸膏粉,然后在浸膏粉中加入0.3~10份乳糖和0.0001~0.01份阿斯帕坦混合均匀,制成颗粒,杀菌消毒后包装制成。
本发明组方中以黄芪为君,黄芪甘、微温,入肺脾两经,重用黄芪补脾胃之气,令气旺血行,祛瘀不伤正,辅以丹参、川芎活血通络为臣,川芎活血祛瘀,并能升厥阴清气,上治头痛,丹参活血祛瘀,既活血又养血;葛根性辛、凉,味甘,归脾、胃经,能疏通太阳经脉之气,鼓舞津液循经布达,引药直达颈项,缓解经脉拘挛,是治疗颈椎病疼痛之要药;颈椎病多以头晕、头痛、血压改变为表现,属于肝风内动证,故佐以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祛眩定痛,并入白芍以养肝柔筋,活血定痛;独一味是藏、蒙、纳西等民族常用草药,性平,味甘、苦,具有镇痛止血、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对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以上诸药共奏益气活血、平肝止眩之功。
为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做了如下临床验证:
患者选取:
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门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中随机选取60名气虚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先按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级分层,然后各层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0.4±15.8)岁;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1.5±17.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2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