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惰性粒子喷雾冷冻干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3036.9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勇;徐庆;吴中华;叶京生;耿县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3/084 | 分类号: | F26B3/084;F26B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惰性 粒子 喷雾 冷冻 干燥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惰性粒子喷雾冷冻干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附加值的食品、药品的制备,为了不破坏其中的活性成分,得到比表面积高、多孔性好、性能稳定的产品,主要采用喷雾冷冻干燥(Spray-Freeze Drying,SFD)的制备方法。喷雾冷冻干燥方法是将液体物料雾化,通过与冷的介质(如液氮、冷气流、过冷板等)接触后产生冻结的颗粒,进一步脱水干燥成粉体。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低温过程适合热敏性物料的制备;(2)雾化过程和冷冻过程可以产生可控尺寸的球形粒子;(3)快速冻结的过程使结晶度、相分离度达到最小化;(4)分散的细小冰颗粒可以使干燥更快速、更均匀,节能。
喷雾冷冻根据喷雾冷冻介质的不同,主要如下几种形式:
(1)在气液介质中喷雾冷冻(Spray-freezing into vapor over liquid,SFV/L)。在冷液体上部产生冷气体,雾滴与之接触而冷却,之后在冷液体中冻结,如US2010/0330162A1。冷冻干燥时,需要蒸发冷液体或采用其他方式收集冻结粉粒。
(2)在冷气体介质中喷雾冷冻(Spray-freezing into vapor,SFV)。在容器内雾化的液滴在下落过程中被冷气体(如氮气、超临界二氧化碳等)冷却、逐渐冻结,降落在底部的过滤器上进行收集,如US2005/0160615A1,US2006/0130355A1。此种方法常常由于雾化的液滴与冷气体的传热时间短,在到达底部时尚未完全冻结,形不成完整的冻结颗粒。但这种方法,便于颗粒的收集与移送。
(3)在冷液体中直接喷雾冷冻(Spray-freezing into Liquid,SFL)。溶液直接在低温液体(如液氮)中雾化,由于料液和冷却液之间温差巨大,雾化的液滴瞬时固化,形成悬浮的冻结颗粒,如US6284282B1。这种方法,需要在较高的压力下对料液进行喷雾,以防止喷嘴被冻结。在处理和移动冷冻液时,易对使用者造成身体损伤,发生意外事故。
(4)在冷板面上喷雾冷冻(Spray-freezing onto Cooling Surface,SFCS)。雾化的液滴喷向不同材质的过冷板面,冻结后,需要通过刮刀清除板面上冻结的物料。
干燥是喷雾冷冻干燥技术的最要环节。真空冷冻干燥是最常用的冷冻干燥方法,收集后的冻结粉粒置于冷冻干燥机的托盘上或瓶子中进行干燥。冷冻干燥产品的质量很高,如专利CN201335597Y,但通常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低温状态下传热传质驱动力降低,并且粉粒体传热传质能力差,以及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多孔干燥层,阻碍了内部水分向外的迁移,因此干燥速率低,干燥时间加长(通常需要1天或几天的时间)。专利CN101191693A提出了常压喷雾冷冻流化床干燥过程,液滴雾化后在-60℃的冷室快速冻结,然后收集到流化床进行干燥。由于物料在流化状态下进行冷冻干燥,与普通真空冷冻干燥相比,干燥时间大幅缩短,对于直径300-450um的冻结粉粒,干燥时间为5h左右。此种常压喷雾冷冻流化床干燥方式,其常压处理过程虽然较易操作,但需要处理大量的气体,增大了冷凝器的负荷;而且,物料需从冷室转移到流化床,工艺连续性较差;另外,对于粒度较小(<60um)的粉体,常规流化相当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式的喷雾冷冻干燥设备,其可实现将雾化的液滴喷覆在流化的冷载体颗粒表面,冻结、干燥、剥离的连续操作过程,冻干效果好,易操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惰性粒子喷雾冷冻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化系统、雾化系统、冷冻系统及热交换系统;流化系统包括流化床、风机及调节阀;雾化系统包括料液储罐及雾化器,雾化器安装在流化床的床身内部;冷冻系统包括保温套、制冷剂储层及惰性粒子群构成,制冷剂储层设置在流化床的床身夹层内,在流化床床身外设置保温套,惰性粒子群放置在流化床的床身内部;热交换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气体加热器及气体冷却器;热交换系统通过气体管路连接至流化系统的流化床。
而且,还包括分离系统,分离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及除尘器,流化系统通过气体管路连接至分离系统,分离系统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回热交换系统。
而且,所述的雾化器为压力式雾化器或气流式雾化器。
而且,所述的雾化器安装在流化床的床身内的顶部,或者雾化器安装在流化床的床身内的底部。
而且,所述的惰性粒子群由球形蓄冷颗粒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