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3237.9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0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丙科;崔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赛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7 | 分类号: | H01L21/677;H01L21/22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宁燕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软着陆 推拉 角度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尤其涉及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扩散炉是用于半导体扩散(掺杂)工艺的一种专用设备,其原理是在高温环境下,通过分子的热运动,让磷(P)、铝(AL)、镓(Ga)、硼(B)等杂质元素进入纯净的硅片内部,形成PN结。扩散的过程是在炉膛内进行的,在进行扩散之前,需要将被扩散的硅片通过推拉舟放入炉膛内。其具体过程为:首先将硅片2放入石英舟3内,然后将石英舟3放在推拉舟送料架的碳化硅桨4上,通过碳化硅桨4将石英舟3送入炉膛1内并平稳的放置,从而进行扩散。待扩散工序完成后,再用推拉舟的送料架将石英舟取出。如图1所示。
然而,随着半导体硅片尺寸的不断增大,推拉舟所载的石英舟和硅片的重量越来越大。推拉舟的送料架中2米多长的碳化硅浆悬臂,会在重压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所以推拉舟应调整成前端上翘的结构,从而保证前端是水平的。石英舟水平到位后,推拉舟机构开始下降,一直要下降到弯曲的碳化硅桨恢复原状且离开推拉舟为止。因此石英舟的底部到炉膛内壁必须有足够大的距离A,才能保证石英舟软着陆后,碳化硅桨能够顺利的退出炉膛而不与炉膛内壁及石英舟发生碰撞。从充分利用设备空间的角度来讲,距离值A应该越小越好,这一空间越大就意味着浪费越大。半导体硅片尺寸的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使这一矛盾日益突出与深化。
目前的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机构,仅具备横向运动和竖直运动两项功能,横向运动主要完成石英舟的送入工作,纵向运动用于完成石英舟的着陆工作,该结构不能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它通过对推拉舟碳化硅桨俯仰角的精确控制,在扩散炉保持原有体积的情况下,可扩散更大尺寸的硅片,不仅节省了扩散炉的设计成本和空间,而且使其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本发明所述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涡轮蜗杆减速机、传动轴、支撑架、底板、凸轮、碳化硅桨,其中
电机、涡轮蜗杆减速机和支撑架均固定在底板上;
电机的轴通过联轴器与涡轮蜗杆减速机相连,传动轴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上并可自由传动,涡轮蜗杆减速机与传动轴相连;
凸轮固定在传动轴上,碳化硅桨设置在凸轮顶部,碳化硅桨一端连接在支撑架上并可绕其自由转动。
工作时,打开电机,电机旋转并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涡轮蜗杆减速机,通过涡轮蜗杆减速机带动传动轴及固定在其上的凸轮转动,凸轮的转动将转化成位于其顶部的碳化硅桨的上下摆动。
本发明所述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实现对推拉舟碳化硅桨俯仰角的精确控制,达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对石英舟的送入、软着陆及退出的目的,不仅节省了扩散炉的设计成本和空间,而且使其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解决了半导体硅片尺寸的不断增大与扩散炉有限体积之间的矛盾。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发明所述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中,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其优点在于该电机转角的控制更精确,从而对碳化硅桨仰俯角的控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推拉舟将硅片送入或退出扩散炉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进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着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退浆的示意图。
图中编号说明:
1-炉膛;2-硅片;3-石英舟;4-碳化硅桨;5-联轴器;6-涡轮蜗杆减速机;7-传动轴;8-支撑架;9-底板;10-电机;11-凸轮;A-石英舟底部到炉膛内壁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至图7对本发明所述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和图3表达了本发明所述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机10、联轴器5、涡轮蜗杆减速机6、传动轴7、支撑架8、底板9、凸轮11、碳化硅桨4,其中
电机10、涡轮蜗杆减速机6和支撑架8均固定在扩散炉软着陆推拉舟的底板9上;
碳化硅桨4一端连接在支撑架8上,凸轮2的顶点与碳化硅桨4上任一点接触并与支撑架8共同支撑着碳化硅桨4,碳化硅桨4可绕支撑架8自由转动,从而凸轮2的摆动决定了碳化硅桨4仰俯角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赛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赛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前端系统和前端处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