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气浮分离装置和固定床的废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3387.X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群;纪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气 分离 装置 固定床 废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气浮分离装置和固定床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载体固定床已经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其区别于传统悬浮活性污泥工艺和膜法水处理工艺,由于非常好的传质效果,其整个填料床可以占到反应器有效容积的60%以上,同时采用多孔的附着载体,其生物附着量和附着速度非常快,因此,反应器中悬浮的污泥基本是从填料上脱落的膜碎片,其沉降性能较差,同时工艺采用大比例的填料,脱落的膜片和污泥无需回流。
但是,现有利用载体固定床来处理污水的装置或多或少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的悬浮填料或者固定床工艺一般采用重力沉淀池进行分离,但对于这类高比例填料的反应器,重力分离效果往往较差,容易导致絮体漂流出沉淀池。即便是在沉淀池的进口进行混凝或者絮凝反应,其产生的絮体和浮渣密度仍然较轻,很容易从水中漂浮出来。
二、在应用投加复合菌而非活性污泥的启动过程中,复合菌开始较难形成絮体,如果采用传统的重力式的沉淀池进行分离,将导致开始投加的菌体随水大量流失而无法回收。如果采取低流量的进水,这样又限制着营养的供给和负荷的提高。因此,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克服专性菌投加到固定床反应器的启动问题。
三、在固定床安装有气水反洗的系统,根据固定床内填料上膜生长情况,周期性的利用空气或者水流进行反洗。在反洗过程中,其瞬间的排水量和悬浮物浓度量将远远超过设计负荷,必须寻求一种弹性非常大的分离措施,来应对冲洗时候的出水问题。目前常用的重力式分离沉底池,无论是幅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还是竖流沉淀池,其弹性负荷都不大,很难满足反冲洗所带来的瞬间数倍的高流量和负荷的冲击。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气浮分离装置和载体固定床来处理污水的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有气浮分离装置和固定床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载体固定床、配药罐和混凝反应器、气浮反应装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于载体固定床下部,出水口设于气浮反应装置上,载体固定床与混凝反应器相连,混凝反应器分别又与配药罐和气浮反应装置相连。
其中,所述载体固定床和气浮反应装置也可以通过回流管连接,使得药液继续利用。
其中,所述载体固定床进水口上方设有1组格栅,格栅内填有载体填料,载体填料为刚性或半刚性填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将出水中的悬浮物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由于大比例填充填料的固定床,其大部分活性生物都是附着在载体上,脱落下来的都是老化或者低活性的生物膜,非常细小,并且活性很低,在反应器出水的过程中,有部分悬浮絮体随着混合液流出反应器,到后一级的分离系统。其中的悬浮絮体,其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相对于反应器中附着的微生物来说更低,因此没有必要将其回流到反应器中。
2、当在启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回流的时候,可以不加任何药剂或者加生物絮凝剂,而通过将气浮产生的浮渣回流到进水端。这样可以克服在启动初期,游离或者细小的菌胶团随水流失的问题,通过在絮凝反应中加入生物絮凝剂,可以将游离的菌体絮凝成团,然后经过气浮的分离作用,将絮凝的菌胶团与出水分离,同时将分离的菌体重新回流到进水口,这样可以在满足进水量和负荷的前提下,避免专性菌体的流失,非常利于这种投加特殊菌体的反应器启动。
3、在应对气水反洗的过程中,选择混凝加气浮分离,具有非常大的负荷弹性。当水量和悬浮物浓度过大时,只需要相应的增加絮凝剂的投加量和增加气浮的溶气量就可以解决。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有气浮分离装置和固定床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载体固定床1、配药罐2、混凝搅拌反应器3、气浮反应装置4、进水口5和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设置于载体固定床1下部,出水口6设于气浮反应装置4上,载体固定床1与混凝搅拌反应器3相连,混凝搅拌反应器3分别又与配药罐2和气浮反应装置4相连。固定床1进水口5上方设有1组格栅8,格栅8内填有刚性和半刚性的载体填料9,为了使药液充分利用固定床1和气浮装置4通过回流管7连接。
由固定床1的出水自流到混凝搅拌反应器3,经过混凝反应后的出水,再从底部自流到气浮反应装置4。气浮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溶气气浮或者引气气浮,只要能够将脱落的膜碎片或者絮凝的菌体分离出来即可。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新增长的微生物量可以满足出水带走的生物量时,漂流出的微生物就无需进行回流到反应器,则可以采用无机的铁系或者铝系絮凝剂先混凝,然后再加PAM等常用的高分子进行絮凝,然后再用气浮进行分离。当然,如果脱落的膜或污泥性质良好,也可以不加药剂,直接用气浮分离就行。只要满足气浮出水澄清,药剂的加入种类和量都可以灵活变化。当反应器在启动的初期,固定床5内的载体填料9上面的微生物量较少,而又部门刚投加的菌体未附着到载体上,这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菌种流失,同时根据菌种的生长情况,逐步提高进水负荷,满足菌种生长的营养需求。这样,在混凝搅拌器中,可以加入适量的生物絮凝剂,如天然的有机物类的絮凝剂,或者由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等,这样既可以回收菌体,而残留在菌胶团上的絮凝剂可以在固定床内被微生物分解,同时也可以将游离的微生物絮凝起来,使其更好的黏附到载体上面,利于提高挂膜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条式输送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度敏感性可注射载药控制释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