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3825.2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明;王钊;张筱;邱望洁;张尧;宋倩倩;刘昭;赵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es 加密算法 模式 可重构 加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工作模式和密钥长度;
步骤2:用户选择S盒随机方式以及S盒尺寸;所述的S盒随机方式有两种:全随机S盒与偏随机S盒;
步骤3:判断用户选择的S盒尺寸是否合理,若合理,生成相应的全随机S盒或偏随机S盒,若不合理,提示用户错误,转步骤2执行;
步骤4:用户选择的速度需求和安全需求,所述的速度需求包括两种:高速和无速度要求;所述的安全需求包括两种:高安全和无安全要求,且用户不能够同时选择高速和高安全,然后确定加密轮数;
步骤5:指明待加密的源文件和存放密文的目标文件,对源文件进行加密或解密操作;
步骤6:将加密或解密的结果数据保存,并显示给用户查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工作模式包括5种:电子编码本模式、密码分组链接模式、密码反馈模式、输出反馈模式和计数器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全随机S盒尺寸有3种:12×8、10×8和8×8;偏随机S盒尺寸为8×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判断S盒尺寸是否合理的方法是:若步骤一中选择的工作模式为电子编码本模式、密码分组链接模式或者密码反馈模式,且用户需要加密,也需要解密,则此时的S盒尺寸只能为8×8,否则S盒尺寸选择不合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全随机S盒的生成方法为:首先,利用随机数的生成方式生成一个由0-(2k-1)组成的共2k个数的随机置换方阵C,k取值为12、10或者8,根据用户选择的S盒尺寸的第一个数字确定;然后将初始输入的4个16进制表示下的字节运用DES中的扩展函数扩展成48位;最后将扩展后的4个字节代入随机置换方阵C,得出同样长度为k位的字节,每个字节去掉最后4位,输出8位的4个字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偏随机S盒的生成方法为:首先,根据用户选择的有限域GF(28),对每个字节求逆,得到该字节在有限域GF(28)中的乘法逆元素,然后,通过下式对得到的乘法逆元素做仿射变换:
Y=AX+B
其中,Y表示仿射变换后的输出列,X表示输入的乘法逆元素列,A为仿射变换的随机8×8的矩阵,B为常数列;所述的矩阵A的生成方法是:首先随机产生一列由0,1组成的八行数组,然后按循环矩阵的生成方式依次产生剩余7列,最终得到一个8*8的矩阵;所述常数列B是随机生成的由0,1组成的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多模式可重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限域GF(28)有30个不可约多项式供选择,30个不可约多项式为:11B,11D,12B,12D,139,13F,14D,15F,163,165,169,171,177,17B,187,18B,18D,19F,1A3,1A9,1B1,1BD,1C3,1CF,1D7,1DD,1E7,1F3,1F5,1F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8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