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丝绸精练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3900.5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332 | 分类号: | D06M13/332;D06M13/217;D06M15/53;D06M13/17;D06M11/76;D06M13/11;D06M13/224;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绸 精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后整理加工用助剂,特别涉及一种真丝绸精练加工用精练剂,属纺织印染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真丝绸印染加工中,为了体现真丝绸的柔滑手感和优良品质,必须对真丝绸进行以脱胶为主要目的的精练加工。精练过程还包括去除丝纤维上色素、灰份、油蜡等污垢,改善丝绸的手感和毛效,一般精练过程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丝胶在碱性作用通过膨化、溶胀、水解,最终脱除。除了碱剂以外,精练加工中还需要加入精练剂,以帮助顺利脱胶,并且应保证在脱胶过程中将pH值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使丝素强力不受损伤,保证织物具有良好手感、白度、毛效、强力等服用价值。精练剂的加入还将提高脱胶的效率,缩短精练所需时间,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真丝绸的精练主要由皂碱法、合成洗涤剂法、生物酶法等,丝绸精练剂的种类繁多,大多为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以及碱剂、螯合剂等的复配物,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油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等。真丝绸精练加工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合成精练剂中都需要添加螯合剂对水质进行软化,防止钙、镁离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积在织物上,影响精练后织物的手感,常用的螯合剂主要是六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等。现有的精练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油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精练剂存在出水不清的缺点,另外,油酸钠的水溶性较低,耐硬水能力差。在其它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烷基苯磺酸盐等因为环保问题已被限制使用。六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等无机磷类螯合剂也因为对江河造成富营养化而被限制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精练剂进行改进。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由于特殊的结构而同时具有表面活性和螯合功能,是近几年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目前已经工业化的螯合性表面活性剂主要为乙二胺三乙酸盐衍生物和乙二胺四乙酸衍生物类,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的羧基和疏水性的烷烃链,符合一般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具有表面活性;同时分子中的三个乙酸基对钙镁离子具有螯合作用。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螯合功能、耐硬水、抗腐蚀以及易于生物降解和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等一系列优越的性能,被认为是用于个人护理、家用及工业清洗剂、农牧业以及工业助剂等各个领域的理想表面活性剂。
有关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表面活性以及一些应用性能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文献“N-十六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合成及性能”中,公开了一种合成的N一十六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在硬水中的稳定性、润湿力、分散力、乳化力等性能(王西新,候坤章,行文茹等.,[J]日用化学工业,2004,34(4):268-269);文献“一种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中,公开了一种合成的N-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钠,并对所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螯合性能、缓蚀性能、泡沫性能及乳化性能等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廖承志,[D]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硕士论文,2005)。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虽然同时具有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分散性能,但从文献资料的数据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在润湿力、洗涤力等应用性能方面的相对较弱。而作为真丝精练剂要求在表面活性、螯合性能、润湿性能、洗涤性能、乳化性能等多方面体系较强的性能,至今采用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开发真丝绸精练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利用螯合性表面活性剂优点的同时,还必须与其它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才能满足精练加工对助剂的要求。目前,采用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开发真丝绸精练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具有表面活性和螯合功能的螯合性表面活性剂,提供一种环保型真丝绸精练剂,解决精练剂中三聚磷酸钠等含磷螯合剂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促进真丝绸精练加工的清洁生产,提高真丝精练加工的效率和真丝练白绸的质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丝绸精练剂,按质量百分比,它包括8~25%的螯合性表面活性剂N-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5~15%的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盐,5~1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0%的丝素保护剂,2~10%的无机盐,2~10%的碳酸钠,其余为水;
所述的螯合性表面活性剂N-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结构为:
,其中,n为8~18的整数;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结构为:
,其中,R为链长8~18的烷基,m为1~6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屏套件
- 下一篇: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