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封装及其排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3932.5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1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民;周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属开曼群岛商恒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49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韩宏 |
地址: | 英属开曼***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封装 及其 排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封装,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封装及其排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除了重视质量及功能性,大多以小型化、轻量化为发展趋势,因此半导体制程也逐渐发展出高密度封装技术,如球栅阵列封装(Ball Grid Array,BGA),其将IC芯片的接脚(pin)以锡球或柱状合金替代,进而提高接脚数量。
传统的球栅阵列封装以矩阵状分布于封装主体的底面,请参考图1,该图为传统球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如图1所示,封装主体1的底部表面11焊接了多个导电体13,具体来说,导电体13可为锡球或柱状合金。导电体13的排列结构可以呈矩阵状,如4×5矩阵,或如图1所示,间隔地穿插排列来减少导电体13的数量,例如将原本需要20颗导电体13的设计缩减成18颗,由此减少芯片面积。尽管如此,由于各导电体13之间需要拉线出去,故两两导电体13之间的距离L11需保留走线的宽度,因此芯片的面积会受限于导电体的大小和所需预留走线的空间,而使得缩小的程度有限。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阵列封装及其排列结构,使能有效地缩小芯片面积,进而达到装置微型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阵列封装及其排列结构,其将对外互连的导电体以群组式的布设,并只在不同群组之间预留走线的空间,进而缩减封装主体的面积。
本发明揭示一种阵列封装,其包含封装主体以及多个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焊接于封装主体的一表面,其中这些导电体呈群组式地布设于封装主体的表面上,使得每一导电体可在不同群组的导电体之间拉出至少一个线路。其中,不同群组的导电体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群组的导电体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又揭示一种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其适用于封装主体。所述排列结构包含多个导电体,其焊接于封装主体的一表面,其中这些导电体呈群组式地布设于封装主体的表面上,使得每一导电体可在不同群组的导电体之间拉出至少一个线路。其中,不同群组的导电体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群组的导电体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球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技术
封装主体1
表面11
导电体13
本发明
封装主体2
底面21
导电体23
第一长度L21
第一长度L22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设计适用于封装主体2,具体来说,对封装主体2的器件内部进行I/O互联,以提高接脚(pin)数量和电路板面积比。所述封装主体2包含所有适用于封装制程的半导体芯片及其构件,如基板、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e board,PWB)等,但不限于上述元件。
栅阵列封装的排列结构包含多个导电体23,其焊接于封装主体2的一表面,如底面21,用来与外部元件互联。具体来说,导电体包含金属凸块(metal bump)或金属球(metal ball)。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将部分的导电体23群组起来布设于封装主体2的底面21上,从图2A中可看出,成群组的导电体23分布于底面21的四个角落处,每一群组中有三个导电体23,进而形成正三角形。抑或,成群组的导电体23分布于底面21的中心处,每一群组中有四个导电体23,进而形成菱形。另外,也有一些独立的导电体23分布在底面21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上,每一导电体23必须要能拉出至少一线路出去与外界互连,且每条线路会经由不同群组的导电体23之间布线。因此本发明特别设计同一群组中的导电体23两两之间的距离(第一长度L21)仅需保留两导电体23不会互相融合连接的最小距离;而不同群组的导电体23之间的距离(第二长度L22)需保留走线的宽度,因此会比第一长度L21大。具体来说,第二长度L22为第一长度L21加上线路的宽度(包含实质上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L21加上线路的宽度);而第一长度L21为一毫米(1mm),当然,随着制程技术的进步,第一长度L21及线路的宽度会愈做愈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属开曼群岛商恒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属开曼群岛商恒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