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变孔隙率纤维滤床及过滤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4595.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5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友;苑德春;吕洪滨;郗丽娟;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22 | 分类号: | B01D24/22;B01D2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孔隙率 纤维 过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多级变孔隙率纤维滤床及过滤装置,用于滤除水中的悬浮物、铁、锰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
背景技术
过滤是地表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过滤材料为硬质粒状滤料,包括:无烟煤、石英砂等。这些滤料比表面积小,滤层孔隙率低,用粒状滤料制成的重力式滤池截污容量一般小于2kg/m3,过滤速度在8m/h左右、自用水耗为周期制水量的3%以上。目前,这种形式的滤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仍占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传统的水质过滤方式提出了挑战。粒状滤料滤池过滤工艺在运行流速、出水水质、自用水耗、截污容量等方面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污染的水体环境,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节能减排的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在借鉴前苏联和日本纤维过滤技术的基础上,国内开始了纤维束过滤材料的研究工作,在对国外相关产品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代全新的压力式纤维束过滤器,实现了过滤技术质的飞跃。从此,丙纶纤维以其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性能被用作过滤材料已经被行业认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焦点是是如何解决高速过滤和高效的问题,研究解决流速与运行周期和出水质量的矛盾问题,简化设备结构问题,防止滤层污堵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提供一种能截污容量大、过滤周期长、过滤速度快、过滤精度高、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纤维滤床和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用一种丙纶纤维丝制作纤维丝滤层,其特征是:将满足一定要求的经膨化处理后的丙纶纤维缠绕成一定直径的环状纤维滤元,以若干个滤元为一组形成滤层,将由不同直径的纤维滤元制成的滤层通过柔性连接装置连接,至少两级滤层形成滤床。即多级变孔隙率纤维滤床。将滤床固定在预制的池体内,小直径纤维制成的滤层端与固定布水多孔板连接,大直径纤维制成的滤层为可移动自由端。予处理的水由可移动自由端进入,固定布水多孔板端流出。
本发明的多级可变孔隙率纤维滤床,在水的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不同直径和不同装填密度的纤维滤层在整体滤层被压缩的同时相对位移不同,沿水流方向滤层孔隙率依次减少,形成了理想的滤级分布,即变孔隙虑床层,使整体床层均可受纳污染物,而不是表层过 滤,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深层过滤。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滤料的截污容量(10-15kg/m3滤料)和滤池的过滤速度(30m/h以上)。滤池出口端形成的高密度保护层,确保了出水质量。可以通过对纤维直径、长度、装填密度等参数的调节和优化来提高滤池对不同水质的适应性和不同的水质要求。出水浊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可调,对给水处理场合,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NTU以下,在污水资源化领域,二及处理后的污水经本装置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或更高水质要求。
本发明的多级可变孔隙率纤维滤床,可应用于压力式过滤设备和重力式虹吸滤池、无阀滤池、V型滤池等滤池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截污容量大,过滤周期长,过滤速度快,过滤精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多级变孔隙率纤维滤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多级变孔隙率纤维滤床及装置结构剖示意图
图中:1闭环纤维丝滤元,2纤维滤层,3连接环,4连接装置,5网,6.桁架,7.小轮,8.多级变孔隙率纤维滤床,9本体,10固定多孔板,11进水口,12布水槽,13反洗出口,14人孔,15a清洗配水装置及出口,15b清洗入口,16a配气装置及进气口1,16b配气装置及进气口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多级纤维滤床,由纤维丝1缠绕呈闭环单节纤维丝滤元2,其重量为0.03-0.05kg,直径范围为10-100um,周长300-1500mm。若干束丙纶纤维缠绕成不同直径、不同长度、不同重量的闭环滤元2,采用连接环3将单节闭环纤维丝滤元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装置(4)上,连接成至少两级的多级可变孔隙率纤维滤床8。所述的连接装置4,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其刚性连接装置4是由金属网5、骨架6和小轮7组装而成。其柔性的连接采用金属网或非金属网5,不组装桁架6和小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