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系统压力油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4796.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花晓阳;丁玲;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压力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压力油箱,特别是一种一体式液压启闭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储油压力油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系统的油箱,均为开式油箱,此种油箱内的液面通过空气滤清器直接与大气相通,油箱内部不能承受压力,当液压系统工作时,由于液压油流回油箱,油箱内的液面无法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因液体的震荡或骚动无法保证液压泵的自吸能力,易引起液压泵吸空等故障。而传统设计的闭式油箱,虽然可以保证油箱内部能承受压力,油箱内的液面不直接与大气相通,而将通气孔与具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相接,这样的油箱,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成本高。另外现有油箱的结构型式,基本上是由矩形板折边压制形成四棱柱,再用封板堵住两侧而构成,这种结构的液压油箱制造工艺较差,主要表现在箱体钢板下料时要求的精度较高;压形的反弹量因每次供货钢板的机械性能不同有所不同,导致箱体的圆角与衬板的半径吻合不良;不同机型上的液压油箱必须使用自己专用的一套压型模具。每套模具的体积大、造价高、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液压系统油箱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储油功能和一定的耐压能力,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液压系统压力油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系统压力油箱,包括出油口、箱体、预压式空气滤清器、检修窗盖,进油口,所述的出油口、进油口和预压式空气滤清器均通过螺纹与箱体密封配合,所述的检修窗盖与箱体密封配合。为了节约制作成本且保证质量,箱体的纵截面均为由折边机折边成形的U形面。
为了方便检修进入且保证密封效果,所述的检修窗盖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内具有柔性材料的密封装置,所述的检修窗盖与箱体通过密封装置密封配合。
为了方便直观,还包括液位液温计,所述的液位液温计通过螺纹与箱体密封配合。
液压油箱通过预压式空气滤清器来实现预压的功能,预压式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过滤器、进气单向阀、出气单向阀以及加油过滤器,从而简化了油箱的结构,又有利于油液的净化。当液压系统工作时,油箱内的液面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液面下降时,空气通过预压式空气滤清器中的进气单向阀进入油箱,此时箱内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排气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能保持油箱内预定压力,提高液压泵的自吸能力,维持油箱内液面较为平稳,避免油箱内液体因震荡或骚动而使液压泵吸空等故障。随着液压系统工作时间的推迟,工作后流回油箱的液体使液面上升时,工作介质温度也随之升高,产生油雾气体并增加了油箱内的压力。当油箱内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排气单向阀自动开启向外排气,直到油箱内压力等于预定压力,排气单向阀关闭,如此循环,从而起到保护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作用,又能延长油液及元件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液压系统压力油箱,采用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接口,当液压油箱作为中间过渡油箱或补油箱使用时,只需将进出油管连接到油箱上即可。采用预压式空气滤清器,可根据箱体中油液的变化来控制箱体中的空气含量,从而控制箱体中的压力。液压油箱完全不用压形模,而是利用折边机折边成形。箱体的底面和侧面分别折成截面为U形面的形状,焊好加油口和中间隔板等附件后,扣合拼焊成形。利用折边机折边成形的液压油箱下料精度要求不高;对原材料机械性能适应力强;折边部位可随意调整,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不用模具,大大节省了费用,缩短了生产周期。带有液位液温计,可根据箱体中油液的变化显示箱体中的油液含量。本发明液压系统压力油箱具有良好的储油功能和一定的耐压功能,能够保护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又能延长油液及元件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压系统压力油箱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油口,2、箱体,3、预压式空气滤清器,4、检修窗盖,5、进油口,6、液位液温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激励板读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硫酸钙晶须改性聚苯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