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4836.2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圆 种子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苗播种设备,特别是一种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
背景技术
苗盘育苗是蔬菜和花卉常用的育苗方式。目前,苗盘育苗过程中实现小圆粒种子快速播种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使用电动气吸式播种器(多为韩国产)。原理是利用真空泵与吸盘连接,在吸盘表面形成负压,而将种子吸附在吸盘上。真空泵停止工作后负压消失,种子即掉落在苗盘内。该方法性能稳定,整盘播种效率高,一次可完成整个苗盘播种,适用于工厂化育苗等规模化育苗生产。缺点是必须使用电源,易坏,只能整盘播种导致播种方式灵活性差,播种完成后需对种子手工覆土,价格昂贵。
二、使用错位穴盘育苗手动播种器。该播种器由排盒、刮种板、错位分种插板、定位器、托盘、种子导管、支柱、底盘、支脚组成。在播种时,将插板孔眼和托盘底板孔眼错位,待刮种板将种子刮留在插板孔眼以后,推动插板使其孔眼对准底板孔眼,种子通过导管流入穴盘穴眼。优点是整盘播种效率高,适用于规模化育苗生产,无须电源。缺点是稳定性差,操作简便性差,播种方式不灵活,播种完成后需手工覆土,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播种设备播种精确度差、播种方式不灵活、价格昂贵的缺点。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方式灵活,无需电源,造价低廉的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该播种器由种子贮存器、种子捕捉控制器、握杆、漏管组成,种子捕捉控制器在种子贮存器的底部,漏管在握杆内,握杆通过连接装置与种子捕捉控制器相连,漏管和种子捕捉控制器底部的种子漏孔相连,其特征在于,种子捕捉控制器由底座、按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单粒种子限桥、连接装置、种子漏孔组成;按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单粒种子限桥和连接装置均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有种子漏孔;单粒种子捕捉片上有种子捕捉孔,种子捕捉孔略大于单粒种子粒径,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上,可沿着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自由移动,捕捉片安装柄或按柄与底座之间装有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与按柄连接;在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路径上安装有单粒种子限桥,种子漏孔在单粒种子限桥下方;漏管的上端入口位于种子漏孔的下方。
当按压按柄时,带动单粒种子捕捉片沿着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前行,贮存器内的圆粒种子便进入捕捉孔内。单粒种子捕捉片带着捕捉孔内的圆粒种子继续向前移动至单粒种子限桥,单粒种子限桥对捕捉片滑道路径上的通行进行限制,使只有在捕捉孔内的圆粒种子可以通过单粒种子限桥继续向前移动。当按柄按压到一定程度时,捕捉孔正好移动至种子漏孔上方,捕捉孔内的圆粒种子通过种子漏孔落入防堵漏管。松开按柄后,在复位机构A的作用下,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带动单粒种子捕捉片和按柄回复原位置。
上述漏管是防堵漏管,由漏管、复位机构B、卡环B、底片和压力感应针组成。漏管底部前细后粗,卡环B套在漏管底部,可上下移动,卡环下面连接有压力感应针;卡环B下还有底片,底片固定在握杆上,底片上有可供压力感应针穿过的小孔;复位机构B安装在卡环B(17)和握杆(3)之间。
播种时,预先将播种器插入基质。在此过程中,压力感应针最早接触基质受到向上压力,由于底片固定,感应针穿过底片带动与其连接的可活动卡环向上移动。而漏管头部前细后粗,卡环向上移动致漏管孔完全闭合。这样,保证了漏管在插入基质时是出于闭合状态的。待按压按柄,种子落入漏管时,播种器上提,感应针压力消失,复位机构B推动卡环下移,漏管孔恢复原来大小,种子即播入基质。从而保证了整个过程中基质不会进入漏管内部堵塞,避免了基质堵塞种子通道的问题。
(三)有益效果
目前国内工厂化蔬菜育苗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而本发明真正适用于现阶段国内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模式生产。另外,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对造型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个性化、独特化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色。
本发明可实现单粒播种控制,因此可按个人意图调整种子间距离、进行不同种子类型排列,以最终实现由不同植株构成图案或完成独特造型设计等。因此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的特点,特别适合小范围、高精度播种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种子捕捉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粒种子限桥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