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秒激光成丝及超连续辐射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5698.X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0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琛;刘力;程亚;徐至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B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连续 辐射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秒激光,特别是一种飞秒激光成丝及超连续辐射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对与飞秒激光传输以及超连续辐射相关的应用研究有重要意义。
背景技术
飞秒激光在光学介质中的传输及相互作用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当飞秒激光超过所谓的临界功率时,超强飞秒激光脉冲在空气中传输时,由于非线性克尔自聚焦效应和产生的等离子体的散焦作用的动态平衡,激光在透明光学介质中自导引传输,激光脉冲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上达到了相对稳定,形成了很长的等离子体通道,称为丝。当入射的飞秒激光功率超过若干倍的临界功率时,入射的飞秒激光会在若干随机热点处塌陷,形成随机的多丝。这些随机热点通常是由于光束横截面上的强度不均匀或者波前的随机扰动,随机的多丝是动态且不可重复的。寻求可行手段对飞秒激光在透明光学介质中的成丝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飞秒激光传输研究中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对成丝进行控制的方法都是基于对光束的强度梯度进行控制。如控制入射光斑的椭圆率以及在入射光路中放置狭缝和网格,通过人工引入的强度梯度和衍射模式来克服脉冲波前固有的小起伏,实现了对飞秒激光在介质形成多丝的控制。也有一些方法通过倾斜透镜引入像差或使用螺旋位相板引入波前位相差来控制成丝,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脉冲和另一个脉冲之间产生的多丝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但是多丝的位置实质上是随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飞秒激光成丝和超连续辐射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实现飞秒激光形成多丝的精确控制,包括成丝的数目、成丝的位置、丝的位相以及伴随成丝的超连续辐射,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飞秒激光成丝及超连续辐射的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在准直飞秒激光的输出光路上依次设置的位相板和聚焦透镜构成,所述的位相板为具有2n个位相跃变量为的相间的分区的透射式位相板或反射式位相板,其中n的取值为1以上的正整数。
所述的位相板是在K9玻璃表面形成的圆形区域,具有多个中心对称的间隔分布0或π的位相延迟的扇形区域。
一种飞秒激光成丝及超连续辐射的控制方法,特点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利用湿法刻蚀方法或者利用离子束刻蚀或者其他刻蚀方法在K9玻璃表面刻蚀出n个对角的扇形区域,刻蚀深度所对应的位相跃变量为π;或者在K9玻璃表面镀上一层n个对角的扇形区域的介质膜,膜厚度所对应的位相跃变量为π;
②在准直飞秒激光输出的光路上依次设置所述的位相板和聚焦透镜;
③开启飞秒激光器,准直的飞秒激光经设定位相板和聚焦透镜后,在空间形成飞秒激光成丝及超连续辐射,所述的飞秒激光成丝的数量与所述的位相板的位相跃变的分区数2n相等;
④更换所述的位相板可以改变所述的飞秒激光成丝的数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通过改变入射光的波前位相来改变聚焦区域的光场分布,使其出现2个或者4个或者2n个聚焦光斑,从而控制成丝的数目。
2、通过配合使用不同焦距的聚焦透镜,可以控制成丝的位置。
3、而且,由于这些丝之间都是相干的,彼此之间有固定的位相差,因此成丝过程伴随产生的超连续辐射也是相干的,在干涉效应下,超连续辐射呈现非常规律的条纹状或者网格状强度分布。
4、该方法通过控制多丝,使能量均匀分布于各根丝内,从而使飞秒光的传输更稳定,对飞秒激光传输的相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所获得超连续辐射具有可控的强度分布,可用于激光三维结构制备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透射式二区位相板示意图,为相对位相跃变量;
图2透射式四区位相板示意图,为相对位相跃变量;
图3透射式六区位相板示意图,为相对位相跃变量;
图4为本发明使用二区位相板的飞秒激光成两根丝及超连续辐射控制装置实施例1的光路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四区位相板的飞秒激光成四根丝及超连续辐射控制装置实施例2的光路图;
其中:1为入射超强超短脉冲激光,2为透射式位相板,3为聚焦透镜,4为超短超强激光聚焦后在空气中形成的光丝(弱等离子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5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