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植生带提高黑麦草抗盐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6095.1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多立安;赵树兰;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A01C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植生带 提高 麦草 抗盐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城市绿化特别是沿海城市的盐渍土上草坪建植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废弃物植生带提高黑麦草抗盐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中国盐碱土地约2.0×108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0%,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亦愈来愈重,盐胁迫几乎影响植物所有的重要生命过程。因此盐胁迫下作物生长发育、光合产物分配格局和动态,作物抗盐、耐盐生理生态响应机制是农业科学、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盐胁迫是限制草坪草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有大面积的盐碱程度不等的城市。虽然目前我国耐盐碱植被资源丰富,但国内对耐盐碱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作物、草类及某些单一树种方面,而用于盐碱地区城市绿化,具有城市绿化美化价值的植物资源相当贫乏。这无疑成为现代化城市生态绿化体系建设的瓶颈。
我国草坪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草坪业已成为人们园林绿化、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绿地盐渍化水平也日益严重,很多植物难以适应其生境环境,导致园林植物种类较少,绿化效果不良,园林景观比较单一。采用传统的方法选育耐盐碱的作物品种虽然简便可行,但进展缓慢,至今尚未培育出真正的耐盐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寄希望于基因工程育种。如今生物治理与改良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我国的草坪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进行城市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建植运动和休息娱乐场地等所用的草坪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研究草坪建植的抗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生带生产工艺为:在工厂里采用自动化设备,用再生纤维通过一系列工艺,制成有一定弹性和拉力的无纺布,其上均匀地撒播优质草籽和肥料胶结复合而成。目前,尽管我国植生带生产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仍有诸多性能有待改进:首先,工艺技术比较复杂,无纺布载体成本高。其次,无纺布植生带载体阻力小,控制杂草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再有,无纺布载体透性大,因此,在提高保水及节水功能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针对这些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一系列攻关研究。聂朝相等将无纺布载体改为商品纸张,表明自制植生带与无纺布植生带在出苗率、保苗率、植株高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纸张的透性要小于无纺布,使植生带在控制杂草及保水能力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提高。谢彩云等认为纸质与棉质纤维材料是制作植生带载体的适宜材料,提出了植生带载体、播量、粘合剂、生产工艺、保管、包装等相关标准。温玉华等利用亚麻废料生产草坪植生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徐永年等认为在陡坡面上,植生带不仅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而且也能起到较好的绿化美化效果。
但无纺布植生带制造成本高,难以大面积广泛种植,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寻找一种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载体来替代无纺布,成为植生带研究的新课题。谢彩云等通过试验发现,纸质与棉质纤维草坪植生带是早熟禾和翦股颖发芽的最佳带基材料。温玉华等利用亚麻废料生产草坪植生带,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也有学者研究根据植生带生产工艺原理,以废弃报纸、废弃纱布、废弃棉布和废弃面巾纸替代无纺布作为载体,以食用小麦面粉为营养黏合剂,与各种草坪草进行植生建植,通过简化技术工艺,组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目的是为实现低成本植生带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植生带对不同草坪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综合来看,多年生黑麦草的幼苗及幼根对载体均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根系生长发育较好,幼苗生长速度较快,成坪效果较好。如果建坪技术措施合理,并能较好地解决植生带规格及报纸间接口的连接问题,则以废弃报纸为载体、黑麦草为草种的草坪植生带生产技术是可行、有效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6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