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密度脂蛋白亲和吸附血液透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06503.3 申请日: 2011-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2258946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发明(设计)人: 黄小军;李晶;徐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B01D71/06 分类号: B01D71/06;B01D67/00;B01D69/02;B01J20/26;B01J20/28;B01J20/30;A61M1/18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密度 脂蛋白 亲和 吸附 血液 透析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膜表面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实现血液透析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同步高效吸附净化的改性分离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IFKF)联合发布公告,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其中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人数每年高达数百万。心血管疾病是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高达5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此并发症。事实上,尿毒症与心脑血管疾病互相影响,互为帮凶,只要对其中一种治疗和控制不利,都可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尿毒症过程中,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也格外重要。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病态过高时,会加速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继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是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因此,近年来发展了多种血液净化技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水平,其中体外循环法应用广泛,对于药物治疗及膳食控制无效的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尤为适用。例如,CN200720071230.2、CN2005201180934、CN200620045686.7、CN200420021636.6、CN200320126896.5、CN02218667.0、CN01253799.3中公开了分离膜多重过滤的分离技术;CN200520072053.0中公开了血液灌流吸附分离技术;除此之外,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案还包括血浆置换、和体外肝素诱导沉淀等技术。

低密度脂蛋白亲和吸附血液净化技术的核心是低密度脂蛋白吸附材料,已有大量产品问世,例如,CN200710061324.6公开了以壳聚糖、纤维素或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磷酸盐配基制得低密度脂蛋白吸附材料;CN200610095179.9公开了以肝素及其衍生物或类肝素固定于高分子载体表面的吸附材料,CN200610200095.7公开了以牛磺酸及吲哚乙酸两种吸附功能基的吸附材料,CN200610039132.0公开了以活化硫酸右旋糖苷钠盐、聚丙烯酸、聚(丙烯酸-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或氯磺酸带有负电荷的吸附剂;CN200480000567.3公开了以色氨酸衍生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的吸附剂。这些吸附材料主要为带负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并且均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选择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其中肝素作为聚阴离子酸性粘多糖,其分子链上的丰富羟基、羧基、磺酸基等负电性基团能与低密度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此外,肝素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抗凝血等特点,符合配体要求。目前,临床上采用肝素诱导的体外低密度脂蛋白沉淀治疗方法中,由于肝素是游离的,在治疗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因肝素过量使用而部分残留随血液进入人体内,可能会引起出血、不凝血等副作用。另外,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尿毒症患者所采取的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联合治疗方法,仍存在诸如治疗过程繁琐冗长、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以及患者蛋白质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制备一种可实现血液透析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同步高效吸附净化的改性分离膜材料。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以血液透析膜为载体,采用表面等离子体法对聚砜非对称膜进行表面处理后,通过共价键直接将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肝素构筑于膜表面,该法极大地简化了低密度脂蛋白吸附材料的制备过程,所制备血液透析蛋白亲和膜对非目标蛋白具有高阻抗性、对低密度脂蛋白具有高选择性的智能仿生表面,并且能够实现在透析过程中利用膜表面选择性吸附实现低密度脂蛋白高效分离净化。

本发明中低密度脂蛋白亲和吸附血液透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血液透析膜材料用溶剂进行预清洗,除去吸附在膜表面的杂质后,自然晾干;所述溶剂为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2)将经过预清洗处理的血液透析膜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处理机腔内,先通入惰性气体1~5分钟,然后通入活化气体至气氛组成恒定,再开启电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30~300秒;所述的活化气体为氨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血液透析膜材料浸入肝素溶液中,加入偶联剂在25~30℃下振荡反应12~24h;反应结束后取出,用pH 7.0的PBS缓冲溶液振荡清洗三遍,清水反复清洗并滤干,即得低密度脂蛋白亲和吸附血液透析膜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6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