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环保纸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6526.4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华;陈建定;夏浙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9/04;C08K7/08;C08K3/26;C09C1/02;C09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环保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环保纸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晶须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而碳酸钙(CaCO3)晶须为长度20~30μm、直径0.5~3.0μm的短纤维,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对人体无害,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无机晶须,可用于塑料增强、增韧、改善塑料制品热稳定性及表面光滑性,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环保纸,过去曾被称为化工薄膜纸、塑料纸、聚合物纸。它是以碳酸钙和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纸状位”处理,制成的在外观上与普通植物纤维纸相似,在性能上比它更优越的一种新型纸张。环保纸是一种塑料材料新型产品,通过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同时具有塑料和纸的特性。环保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是现代纸张生产的一次重大改革。作为新型的纸种,环保纸的优良性能越来越明显,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拓展到许多新领域,许多新产品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中国发明专利CN101618622公开一种塑料合成纸,由内、外层和中间层构成,所述内、外层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为CaCO325~35%、低压线性聚乙烯35%~45%、仿纸母料20%~30%及白色母料10%~20%,所述中间层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70%、CaCO320%~50%及白色母料10%~20%。
中国发明专利CN101659770提供了一种阻燃合成纸。包括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无机填充料、偶联剂、抗静电剂、润滑剂、着色剂。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聚丙烯树脂100%、聚乙烯树脂20~90%、无机填充料50~300%、偶联剂1~8%、抗静电剂1~5%、润滑剂0.5~5%、着色剂5~20%、阻燃剂5~35%。该阻燃合成纸各原料经混合、混炼胶化、压延机成型、引离辊引出、压纹处理、再经冷却、电晕处理、收卷即成产品。
中国发明专利CN101747567A涉及一种既改善了挺度、表面极性和表面硬度且耐化学腐蚀的新型PS合金合成纸,通过挤出流延法成型的纸张,外观白而不透明,以优良的物性和极佳的价格,能够替换当前常用的铜板纸,替代以一般纸复合PE及一般纸复合BOPP膜的产品;以防水、撕不破之特点应用于一般印刷品及加工品;以耐候性佳的特性应用于需永久保存的资料,适应于各种饮料瓶、罐的包装之标签。
中国发明专利CN101676326提供一种新型合成纸材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由50~85%(重量百分比)聚烯烃共混物,10%(重量百分比)无机矿物粉和5%~12%(重量百分比)助剂组成并加入前述物料总重量计0.1~1%的抗氧剂先预混,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高刚高韧基础树脂,同时通过添加助剂(抗静电剂、抗菌剂、加香剂等),经熔融共混均匀分散到树脂基体中,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中国发明专利CN101760990A提供了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制备方法及其造纸方法。材料由改性矿物纤维、热塑性淀粉、纤维素衍生物、相容剂、辅助成分等组成。其中改性矿物纤维是平均粒径5~10微米和长/径比8~15/1的经纤维化超细粉碎和表面复合改性处理的矿物纤维,热塑性淀粉是经微细化和增塑改性处理的淀粉,辅助成分包括润滑剂和着色剂。该造纸材料的制备是将各原料成分依次充分混合后,于60℃~180℃用螺杆挤出设备挤出造粒得到。按塑料加工方式将该材料以压延或纸膜机吹塑进行双向拉伸即可制成为相应的纸产品。
本发明采用碳酸钙晶须改性与高密度聚乙烯来制造环保复合纸,经改性碳酸钙晶须增强了碳酸钙晶须与高密度聚乙烯之间的结合力,碳酸钙晶须为纤维状能起到像传统纸张纤维类似的作用,传统纸张纤维的交织支撑使纸张有一定的挺度。而没有加纤维材料的环保复合纸如果拉伸倍数大就会挺度较低,而拉伸倍数小则纸张密度大,为了达到较大的拉伸倍数而保持一定的挺度,碳酸钙晶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6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