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唑膦与丁硫克百威的农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07047.4 申请日: 2011-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2204564A 公开(公告)日: 2011-10-05
发明(设计)人: 吴培军;王睿;陈佛祥;王礼文;朱刚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57/32 分类号: A01N57/32;A01N47/24;A01P5/00
代理公司: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地址: 610300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噻唑 丁硫克百威 农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丁硫克百威与噻唑膦为有效成分,适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

背景技术

植物和土壤中的植物寄生性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它的为害不仅是吸取植株养分引起减产和品质下降,还可使根细胞过度增长成为瘿瘤,失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使植株衰死。还可传带病菌并发其他病害。

目前防治线虫的化学药剂有灭线磷、克百威、特丁硫磷、硫线磷等高毒农药,此类农药因长期单一使用,线虫对其抗药性较大,而且毒性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急需一种高效、低毒的线虫防治药剂。

丁硫克百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其杀虫机制是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而导致昆虫死亡。该药具内吸性,对昆虫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

噻唑膦,属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线虫、蚜虫等,可广泛应用于蔬菜,香蕉,果树,药材等作物,毒性较低,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丁硫克百威和噻唑膦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丁硫克百威和噻唑膦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线虫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毒,有利于综合防治线虫的含有丁硫克百威与噻唑膦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将该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线虫的用途。

技术方案:以丁硫克百威与噻唑膦为有效成分,丁硫克百威与噻唑膦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优选重量份数比为1:1~1:5。丁硫克百威与噻唑膦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在实际应用时,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配制成以下剂型:悬浮剂、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颗粒剂。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剂等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施药方式可以采用喷雾、灌根、浸根、浸种、包衣、撒施、沟施、穴施等的一种。

本发明组合物适用于防治蔬菜、棉花、果树、大豆、花生、花卉等作物线虫。

有益效果: 1、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延缓病虫害抗药性。3、两种有效成分复配,降低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以下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丁硫克百威与噻唑膦混配对黄瓜根结线虫的联合作用测定)。

试验方法:取产生大量根结的黄瓜根系,自来水轻轻冲洗干净,用解剖针轻轻挑取病根上的乳白色卵囊,放入直径6cm的小培养皿内,加入少量无菌水,在25℃恒温箱中孵化3-4d,收集2龄幼虫,并加入无菌水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500条/ml左右)的悬浮液备用。

设定5个浓度梯度处理,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取96孙细胞培养板,每孙加入配好的不同浓度的药剂150nl,再加入等体积的线虫悬浮液,25℃条件下保湿培养,分别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检查南方线虫2龄虫的存活数量和死亡数量,线虫呈僵直不动为死虫,线虫呈弯曲蠕动状态为活虫。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7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