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7291.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觉;畑山佳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各种电器和电子装置等的线圈元件。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的线圈元件包括如下的线圈元件:通过卷绕导线所形成的线圈被埋设到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芯中。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线圈元件中,线圈埋设在磁芯中,并且线圈引出线从线圈的侧面突出。
此外,线圈元件的端子的一部分埋设在磁芯中,并且所述端子的其余部分同样从磁芯的侧面突出。端子和线圈引出线重叠以相互连接,从而在端子和线圈之间建立电连接。
根据专利文献1,进行了如下描述:可以不使用粘合剂而形成磁芯,将线圈埋设在所述磁芯中,所述磁芯是由粉末化的磁性材料加压成型而成,所述粉末化的磁性材料的表面已经被绝缘膜覆盖并且所述粉末化的磁性材料已经与粘接材料混合,这样可以改善其耐热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08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线圈元件中,线圈元件的线圈引出线和端子均从磁芯的侧面突出,并沿着所述侧面弯折。在弯折线圈引出线和端子的过程中,一种方法是,在端子的上表面侧放置夹具,然后向下推夹具以便同时弯折端子和线圈引出线。
在弯折引出线和端子之前,线圈引出线被布置在端子的上表面侧,并且在引出线和端子已经弯折的状态下,引出线位于端子的外侧。因此,在沿着磁芯的侧面弯折线圈引出线和端子之前,引出线沿其径向从端子的上表面突出。
于是,当通过在端子的上表面侧放置夹具然后向下推夹具,从而使端子和线圈引出线弯折时,所述夹具与布置在端子的上表面侧的线圈引出线形成线接触。因此,推力在施加方向上变得不稳定,使得难以保证弯折端子和线圈引出线时的高精度,并且使得在端子和线圈引出线弯折之后,线圈元件的总体尺寸产生偏差。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在端子中设置槽部,线圈引出线布置在槽部中。
另一方面,优选对线圈引出线进行压平加工(crushing work),以便实现端子和线圈引出线之间的良好接触。然而,如果在对线圈引出线进行压平加工时出现偏差,则会担心线圈引出线从槽部中脱出。如果线圈引出线从槽部中脱出,则线圈元件的线圈引出线已经从槽部中脱出的部位就变成线圈元件的侧面的最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线圈元件的总体尺寸也会出现偏差。
此外,在弯折线圈元件的端子时,推力夹具和已经从槽部中脱出的线圈引出线相互线接触,导致弯折精度降低,因此,线圈元件的总体尺寸趋于产生偏差。
因此,必须以高精度对线圈引出线进行均匀的压平加工,但这会增加加工难度并提高成本。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线圈元件,其中可以较为容易的弯折端子和线圈引出线,并且抑制线圈元件的总体尺寸的偏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线圈元件包括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芯、埋设在所述磁芯中的线圈以及平板状端子,其中,所述线圈的末端部的一部分从磁芯的侧面突出,所述平板状端子的一部分从磁芯的侧面突出并且部分地与线圈的末端部相连接。线圈的末端部的突出部分和平板状端子的突出部分分别沿着磁芯的侧面朝向磁芯的底面弯折,并且线圈的末端部的突出-弯折部分被布置在平板状端子的突出-弯折部分与磁芯之间。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线圈元件中,线圈末端部的突出-弯折部分被布置在平板状端子的突出-弯折部分与磁芯之间。也就是说,在平板状端子的突出部分和线圈末端部的突出部分沿着磁芯的侧面弯折时,线圈末端部的突出部分被布置在平板状端子的突出部分的与弯折时推力夹具所接触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因此,线圈末端部的突出部分不会被布置在平板状端子的突出部分的上侧表面,该上侧表面是推力夹具所接触的表面,因此推力夹具所接触的表面是平面。
因此,无论线圈末端部的压平加工的精度如何,都可以使平板状端子的突出部分与推力夹具可靠地面接触。
此外,优选在平板状端子的将埋设于磁芯的那一侧的端部设置切口部,该切开部延伸到端子的突出-弯折部分,并且部分地从磁芯的侧面暴露。并且,线圈末端部被布置成使得它的至少一部分装配在平板状端子的切口部的从磁芯的侧面暴露的部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7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不同调制信号的相关方法与相关装置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