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以及LED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8234.4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秀直;大内敏;岩佐浩;长吉真弓;井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F21S8/00;F21V1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董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背光源 以及 led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在薄型且消除了亮度不均的TV等中使用的较大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形成薄型、轻量型,因此被用于各种领域。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配置有背光源。在电视机等较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荧光管用作背光源。但是,基于想要使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或者扩大颜色的显示区域等要求已开始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背光源的光源配置具有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正下方配置光源的直下型方式和在导光板的侧面配置光源的侧光型方式,但在较大画面的液晶显示方式中,为了获取画面的明亮度而大多使用直下型光源。但是,在直下型中难以减小背光源的厚度。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侧光型方式中,当画面为大型时具有不能充分获得亮度、导光板自身厚度增大、无法使背光源变薄这样的问题。
为此,开发了将背光源装置中的导光板分成多个块且按每个块来配置LED的结构。在日本特开平11-288611号公报中记载有作为具有较大发光区域的面状光源装置而将分割后的导光板块串联配置的结构。根据日本特开平11-288611号公报,记载有以下内容:考虑到作为按各导光板块配置的一次光源的荧光管在两端和中央部的亮度差,为了防止由一次光源两端的电极部产生的亮度不足,相邻的导光板块的重叠部形成具有切口的舌上重叠部。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4-265635号公报中记载有以下结构:为了防止在串联配置的导光板块的接缝处产生亮度不均,在导光板与漫射板之间配置丙烯板。还记载有在不使用丙烯板的情况下,在导光板与漫射板之间设定预定距离的结构。
另一方面,需要在分割导光板山按每个块配置LED。LED除了从通常使用的封装上方射出光的上视型以外,还存在从封装的侧面射出光的侧视型。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开始使用侧视型LED。
在日本特开2005-317820号公报中记载有以下结构:在侧视型LED中,不使用引线接合来对封装内的LED芯片进行连接,而使用导电性粘接剂来进行,从而减小LED封装的尺寸。在日本特开2008-198807号公报中记载有以下结构,在侧视型LED中,为了对LED封装和布线基板进行连接而使用引线框架,使引线框架分支等来增大引线框架的面积,使对来自LED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提高。
在日本特开2003-234507号公报中记载有以下结构:在使用焊锡安装侧视型LED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由于焊锡的收缩而产生错位或倾斜,在多个位置上进行焊锡连接。
发明内容
在使用分割导光板来使用侧视型LED30的情况下,由于LED30与分割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位置关系而产生亮度不均。图10是在楔形的分割导光板51的端部配置有LED30的情况的示意图。LED30相对于分割导光板51的入射面511的位置,除了图10(a)所示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以外,也存在如图10(b)所示那样,LED30相对于分割导光板51的入光面511在α方向、β方向、γ方向旋转的情况。
这样的LED30相对于分割导光板51的6个变动要素中,LED30在x轴方向的变动在通常的组装精度范围内不会对亮度产生较大影响。此外,LED30对分割导光板51的入光面511在α方向、β方向、γ方向的旋转若在4度以下也不会对亮度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LED30若在图10(a)中的z轴方向产生变动,则对亮度产生较大影响。图11是表示LED30的出光面与分割导光板51的入光面511的距离和亮度的关系的图。如图11所示,若LED30的出光面和分割导光板51的入光面511离开0.3mm,则亮度降低到90%左右。
此外,在LED30向y轴方向变动时对亮度的影响,在LED30向图10(a)中的y轴的负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较大,换言之,在分割导光板51相对于LED30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较大。图12的横轴是LED30相对于分割导光板51向下方的变动量,换言之是LED30的发光面下端相当于导光板下端的下降量,纵轴是亮度。如图12所示,在LED30向图10(a)中的下方变动0.2mm左右时,亮度降低到90%。
这样,针对LED30与分割导光板51的相对位置,特别需要注意LED30在z轴方向的变动和在y轴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为了防止亮度降低,需要注意使LED30不离开分割导光板51的入光面511,并且使LED30相对于分割导光板51不向下方变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8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全自动硅片装片机
- 下一篇:带有凹式封底的内螺纹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