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水中加入易氧化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8374.1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魏志强;于学渊;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72;C21C7/06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水 加入 氧化 合金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水中加入易氧化合金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钢水合金化均采用钢包内合金化,加入合金的原则应根据钢种来加,对于易于氧化的较贵重的合金在最后加入,如钒铁,铌铁和硼等。该种合金化方式均采用合金溜槽加入,属于动态加入方式,加入过程中由于钢水的合金化没有结束,氧化性较强,使得原本密度小、加入量又少的易氧化合金极易被氧化掉,造成收得率过低,微合金含量不稳定,不但增加了冶炼成本高,所得钢材的机械性能也无法保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水中加入易氧化合金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加入的易氧化合金收得率高,钢水的微合金含量稳定,降低了治炼成本,所得钢材的机械性能得到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取上端带有耐高温拖把的合金罐,根据钢水合金元素成分要求,向罐内加入易氧化合金,并在易氧化合金上面覆盖强脱氧合金层,该强脱氧合金层的高度为30-50mm;
②当钢水正常合金化结束后,钢水底吹工艺开始时,夹持耐高温拖把将合金罐从底吹钢水翻花处送入钢水内,并使钢水浸没强脱氧合金层;
③保持钢水底吹操作,待5-10秒合金罐及其内置物全部融化后,再底吹3分钟即可。
上述的易氧化合金包括:钒铁、铌铁及硼。
上述的强脱氧合金包括:铝、硅钙钡、硅铝钡及硅钙。
上述的底吹工艺为吹氩工艺。
本发明方法实质上以静态加入的方式替代原先的动态加入方式,易氧化合金是在钢水正常合金化结束后加入的,此时钢水的氧化性己大大降低,易氧化合金不会被氧化掉,既使钢水表面有氧化性较高的钢渣存在,也会被覆盖在易氧化合金上面的强脱氧合金所还原,不会对易氧化合金造成氧化,大大地提高了合金收得率,如硼的收得率可以由30%提高到90%以上,微合金含量也比较稳定,减少了微合金元素的成分波动,降低了冶炼成本高,所得钢材的机械性能得到了保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合金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合金罐1由桶体6及其上端的耐高温拖把4构成。桶体6由5mm的钢管制成,其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而
定。桶体6内装有易氧化合金3及覆盖在其上的强脱氧合金层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如下:
①取上端带有耐高温拖把的合金罐1,根据钢水合金元素成分要求,向罐内加入易氧化合金3,并在易氧化合金上面覆盖强脱氧合金层2,该强脱氧合金层2的高度为30-50mm;
②当钢水7正常合金化结束后,底吹管8对钢水7底吹氩气工艺开始时,利用升降装置5夹持耐高温拖把4,将合金罐1从底吹钢水翻花处送入钢水7内,并使钢水7浸没强脱氧合金层2;
③保持钢水7吹氩操作,待5-10秒合金罐1及其内置物全部融化后,再吹氩3分钟即可。
通过吹氩搅拌可以使钢水成分更加均匀,各元素可以充分作用,可降低钢中的大型夹杂物含量,同时夹杂物总量也有所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8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