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及该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8398.7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雄;周岳斌;陈耿新;叶季衡;洪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智能 传感器 即插即用 实现 方法 | ||
1.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该无线传感器符合IEEE 1451.5标准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和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其中,
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设置网络号,选择无线传输频率通道;获取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的传感信息,配置传感器通道,并启动传感器通道;
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申请加入网络,并获取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分配的网络号和网络短地址;且该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还通过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启动的传感器通道发送传感器测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和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启动网络参数保存和定时握手机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包括无线微控制器模块JN5139、数据存储、校正引擎与PC机;且该网络适配应用处理器NCAP通过ZigBee标准无线接口与多个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连接;所述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包括: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信号转换与调理模块、TEDS以及无线微控制器JN5139模块,且该无线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WTIM为每个传感器分配不同的传感器通道号。
4.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NCAP设置网络号,选择无线传输频率通道,启动无线网络;
B、WTIM申请加入网络,NCAP分配网络号和网络短地址;
C、NCAP和WTIM启动网络参数保存和定时握手机制;
D、NCAP加载TEDS,获取WTIM的传感器信息,配置传感器通道;
E、NCAP启动传感器通道,WTIM发送传感器测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所述NCAP通过启动无线通信协议栈对PHY和MAC层进行初始化,选定一个网络号作为网络标识,通过能量扫描选择一个无线传输频率通道,且NCAP以协调器的模式启动无线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WTIM启动无线通信协议栈,对PHY和MAC层进行初始化,进行频率扫描,并向NCAP发送信标请求;
NCAP回应相应的网络号向WTIM标识自己,WTIM检测到网络号后,将向NCAP发出加入网络申请;
NCAP如果接受WTIM的加入,将分配一个16位的短地址给WTIM,作为WTIM在网络中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NCAP和WTIM启动协议栈事件处理进程,在网络结构变化时保存网络参数,并且WTIM向NCAP定时发送握手确认帧;其中网络参数包括网络号、网络短地址及频率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NCAP向WTIM发送加载TEDS命令,获取WTIM的传感器信息,然后向WTIM发送配置传感器通道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具体包括:NCAP发送启动传感通道命令,使WTIM中的传感器通道开始测量,测量数据由WTIM的无线微控制器进行输出,打包成预定的数据帧格式,发送到NCAP的无线微控制器,由无线微控制器完成数据校正和保存,实现传感数据显示和网络发布。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TIM和NCAP之间通信按照指定的消息帧格式来组织,消息帧有数据帧、命令帧、确认帧三种类型,消息帧的传输过程为先传高字节再传低字节;
所述消息帧格式中帧头和帧尾字段作为消息帧的分界符,标识消息帧的开始和结束,各占一个字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83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