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8826.6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军;何明顺;李虎;李丛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机组 分离器 平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的技术改进,具体的说是空调机组的均油控制系统,属于空调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联式空调系统多采用模块组合形式。模块组合形式因其具有良好的运输优势和组合的灵活性,已经逐步成为商用空调市场上的主力产品。多个模块并联使用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就是多个模块、多个压缩机之间可靠的均油平衡系统。
现在常用的空调机组一般通过模块间设置均油管来控制各个压缩机的润滑油量,实现机组内压缩机的均油问题。申请号为200610103648.7的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均油和冷媒平衡系统及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均油和冷媒平衡系统,分为多个模块,各模块包括压缩机组、油分离器、回油毛细管、气液分离器和油压截止阀;各模块还包括均油单元和冷媒平衡单元,其中均油单元连接在所述油分离器和所述油压截止阀之间,用于各压缩机间的均油控制;冷媒平衡单元连接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油压截止阀之间,用于各模块间低压压力的平衡;各模块的油压截止阀之间以管道连接,该管道为所述均油单元和所述冷媒平衡单元共用。
由于模块组合机组需要在现场将各个模块的制冷循环管路焊接起来,为了平衡模块间的循环油量,设置油平衡管的方案势必会增加工程现场的安装作业量,同时会造成管路阻塞时,模块间油失衡甚至压缩机磨损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设计结构合理,不采用模块间均油平衡管路即可实现系统均油控制,使机组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其油分离器设置排油管连通系统支管。
上述的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其排油管直管的高度差为0.1m~0.4m。
上述的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其压缩机的排气管内径为13mm,油分离器排油管直管的高度差为0.2m~0.3m。
上述的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其油分离器通过节流毛细管连通气液分离器。
上述的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其排油管一端连通系统支管,排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油分离器内,并设置排油孔。
上述的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其系统支管通过单向阀连接系统总管。
压缩机排气管排出的油气混合物在各个油分离器内分离成制冷剂气体和冷冻机油。制冷剂气体排出,冷冻机油存储在油分离器下部,通过节流毛细管返回,进入其他压缩机内,以实现各个压缩机内油量的平衡。
由于排油管的排油孔处液态冷冻机油的流速远小于排油管与系统支管连通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因此,能够实现将油分离器内高于排油孔的冷冻机油通过高速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带动排出。排出的冷冻机油和制冷剂气体一起进入系统总管,平均返回各个模块,实现通过油分离器上设置的排油管排油,达到各个模块之间的油量平衡。
机组停止时,油分离器内的油通过毛细管流回压缩机,进入气液分离器内存贮,下次启动时亦可通过气液分离器平均分配至各个压缩机。同时,油分离器内部和与压缩机之间的高压气体亦可通过毛细管返回压缩机,快速实现压缩机高低压平衡,保证再次启动压缩机时无压力差,降低压缩机启动力矩,保障压缩机可靠运行。
本发明克服了多联模块、多个压缩机之间的设置油平衡管的结构复杂、安装维护困难、成本高的不足,实现系统内部不同模块间的均油控制,设计结构简洁、合理,系统循环顺畅,节约设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系统整体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空调机组整体模块间的均油平衡控制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均油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油分离器及排油管结构放大图;
其中,1-压缩机,2-气液分离器,3-油分离器,4-排油管,41-排油孔,5-系统支管,6-节流毛细管,7-单向阀,8-系统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均油平衡系统,包括5Hp压缩机1,压缩机1的排气管内径为13mm,气液分离器2、油分离器3,油分离器3设置排油管4连通系统支管5,排油管4高度差(Z1-Z2)为0.2m;油分离器3通过节流毛细管6连通气液分离器2;排油管4一端连通系统支管5,排油管4的另一端伸入到油分离器3内,并设置排油孔41;系统支管5通过单向阀7连接系统总管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8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