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式胎侧自动刺孔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9220.4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士帅;李联辉;郑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贝特里戴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式胎侧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钢丝载重轮胎在成型之后硫化之前进行胎侧刺孔的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胎侧自动刺孔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全钢丝载重轮胎生产过程中,当轮胎成型之后硫化之前有一道工序,即在其胎侧部位刺数十个小孔,目的是在硫化过程时能将产生的气体排出,从而提高轮胎的均匀性。目前,国内外的轮胎生产厂家,此工序都要由人工来完成的,即依靠工人手动搬转几十公斤重的生胎进行刺孔。人工刺孔不仅劳动强度大,占用工时长,而且还存在着刺孔深度、密度、间距不均匀等问题。因此,随着轮胎生产厂商对轮胎生产品质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各轮胎生产厂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在胎侧部位刺出符合工艺要求的孔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线式胎侧自动刺孔机构,该机构不仅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轮胎的生产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在线式胎侧自动刺孔机构,安装在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的左右溜板上,成左右侧对称布设,其特征是:自动刺孔机构包括在组合滚压装置的溜板上装设的气缸和固定轴,在固定轴上铰接摆转臂,摆转臂的中部铰接气缸,摆转臂的上部连接刺孔辊,刺孔辊上设有刺针。
进一步,所述摆转臂上部设置分度盘,通过分度盘摆转臂与所述刺孔辊之间连接。
本发明的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的左右溜板的运动,带动该机构的刺孔辊接触位于成型鼓上的轮胎进行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构的主要优点有: 利用原有机器的功能带动本机构作业,实现一机多用,降低制造成本。改人工的手工操作为不下线机器操作,极大的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刺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度机构配合伺服电机控制可根据需要调整刺孔角度、间距以及数量,保证刺孔质量,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式胎侧自动刺孔机构,它安装在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的左右溜板上,成左右侧对称布设,其中一侧的结构为:在组合滚压装置的溜板7上装设气缸6和固定轴5,在固定轴5上铰接摆转臂4,摆转臂4的中部铰接气缸6,摆转臂4的上部通过分度盘3连接刺孔辊机构,刺孔辊2上设有刺针。另一侧结构与上同。图中附图标记1为轮胎,附图标记8为滚压装置的横丝杠,图中附图标记9为滚压装置的纵丝杠。
本发明在工作时,当轮胎成型滚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工步即胎侧滚压完成后,各个滚压轮回到常驻位。此后,在不将轮胎从成型鼓上取下的情况下,成型鼓缓慢旋转,这时,由于滚压装置的左右溜板在横丝杠8的驱动下能相对于成型鼓上的轮胎1做轴向对称运动,在纵丝杠9的驱动下能相对于成型鼓上的轮胎1做径向前后运动。因此,如图2所示,刺孔机构上的刺孔辊2被驱动到指定的胎侧部位压住轮胎1的侧部位,使刺孔辊2上的针刺透胎侧,从而完成对胎侧部位的刺孔操作。同时刺孔辊2被带动着旋转。由于横丝杠8和纵丝杠9由伺服电机驱动配合运动,因此可以通过组合滚压装置的溜板7运动保证刺孔辊2的外圆表面始终与胎侧接触,从而进行连续的胎侧部位刺孔。这里,由于是伺服电机控制,因此孔的间距和密度得到保证;由于刺孔针是规格件,因此孔的深度要求得到保证。此外,由于此机构上的气缸驱动由电磁阀控制,比例阀调节压力,因此整套装置完全自动化。而当刺孔工作结束后,刺孔机构则随组合滚压装置一起回退到常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贝特里戴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贝特里戴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