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9635.1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木学;外山宏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13/34;G03B17/12;H04N5/225;H02K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驱动 装置 自动 对焦 照相机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镜头驱动装置、自动变(对)焦照相机及附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瑞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JP2002-373435号公报),在用于对焦的马达传动装置中,镜头载体外周面的周向上,以90度间隔设置的第1环状线圈和第2环状线圈,并在镜头载体的直径方向外侧上设置与各环状线圈相对的磁石,往环状线圈通电,让镜头载体往光轴方向(对焦方向)及跑道方向(X方向)移动的装置将被宣布告成。
另一方面,在小型照相机中,只是使镜头载体往光轴方向移动,如果为了防止抖动使它往X-Y方向移动时,那么就需要让镜头驱动装置全体X方向驱动马达和Y方向驱动马达来移动。
简单说,小型照相机用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往镜头载体的光轴方向(Z方向)移动及往X-Y方向(防抖补正)的移动,仅仅只要镜头载体移动,这样的功能目前还没有。
另外,往镜头载体光轴方向的移动,虽然使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可行,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里,仅仅只是能往X方向移动,往防抖补正(X-Y方向)光轴相交面的移动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在简易的构造中,将镜头载体往光轴方向的移动及防抖补正移动都可行的镜头驱动装置、对焦照相及带有照相功能移动终端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内周上支载镜头的镜头载体、镜头载体的外周上设置的第1环状线圈、镜头载体外周周向上设置90度等间距的多个第2环状线圈、内周侧上可自由移动地配置了镜头载体的环状的外壳、外壳的内周侧面上固定着的第1磁石和第2磁石及支撑镜头载体的弹簧,以指定的间隔沿外壳周向在多个地方设置第1磁石,第2磁石是设置在第1环状线圈的相对面、在两相邻第1磁石的中间并且配置在第2环状线圈环的内侧面,镜头载体往光轴方向移动时,第1环状线圈将通电流,镜头载体在与光轴相交的X-Y方向移动时,有指定第2环状线圈上通指定电流的驱动装置,第2磁石的内周侧与外周侧有不同的磁极,各第2环状线圈相对光轴方向的线圈部分与第2磁石的N极与S极的连接线而倾斜。
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1环状线圈是沿镜头载体外周面的周向上回转,第2环状线圈是设置在第1环状线圈的外周上,镜头载体和外壳是在外壳的内侧上把镜头载体从后侧往前侧插入组装而成,第2环状线圈的前侧部分是固定在第1环状线圈的前端,并且是配置在第1环状线圈靠近径向的内侧,而不是外周面。
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外壳从前侧看外形是由平面多角形所级成,第2磁石及第2环状线圈是配置在外壳的角部。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自动对焦照相机,其特征是,具有任意特点的前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及备有设置在镜头载体的镜头构像侧的图像传感器。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是搭载有前述自动对焦照相机。
所谓移动终端装置是指手机、手机信息终端(PDA)、笔记本电脑等。
【发明效果】
如果镜头载体的往光轴方向的移动(对焦移动),那么往第1一头线圈通电使镜头载体往光轴方向移动,另外防抖补正是往周向上设置90度间距的第2环状线圈上通电,那么镜头载体将往X-Y方向进行移动。根据这个,镜头载体就可以完成对焦移动及防抖补正。
往第2环状线圈通电使镜头载体往X-Y方向移动时,就利用到第2磁石侧面直角方向的磁场。一般来说,如图3所示,磁极侧A点要比磁极间B点相对侧面直角方向成分的磁感应强度要高。为此,对于侧面直角方向成分的磁感应强度以磁极间相连接的位置不同将会发生偏差。因此,第2环状线圈的光轴方向部分如果与N极S极相连接线正交时,第2磁石N极与S极间(镜头载体的径方向)如平时在相同位置的话,那将没问题,但是相机方向(如往上面移动,往下面移动时)或者驱动反复运动容易造成位置偏移。特别是,防抖补正时,按照这个补正,第2环状线圈光轴方向的部分与第2磁石的N极与S极之间(镜头载体径方向)的位置偏离。如像造成位置偏离,第2环状线圈上作用的磁感应强度就不一样,造成从指定电流和电压处得到的推力也发生变化,如此一来,防抖补正的控制也将成为一个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本申请的发明是,因为第2环状线圈为相对交光轴方向的线圈部分与第2磁石的N极与S极作连接线而倾斜,并因为磁感应强度可以在相交方向广范围磁极间不同领域配置,所以第2环状线圈全体可以接受到均等的磁感应强度,使控制得到安定。
并且同时因为第1环状线圈是回转,所以结构上简单并且容易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用电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相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拍碳纤维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