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寻呼信道自适应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9693.4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孔祥华;丁雷;王庆扬;王月珍;黄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6 | 分类号: | H04W48/06;H04W5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寻呼 信道 自适应 功率 控制 方法 基站 控制器 | ||
1.一种快速寻呼信道自适应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基站控制器将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相对导频的下门限设置为-∞dB,并根据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相对导频的取值范围设置所述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的动态范围;
基站控制器在所述动态范围内对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基站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对新业务进行快速寻呼信道准入和负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快速寻呼信道的相对导频的取值范围设置所述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的动态范围的操作具体为:
基站控制器根据额定总功率设定导频功率,并根据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相对导频的取值范围设置所述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的动态范围,其中
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下门限=导频功率+相对导频的下门限;
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上门限=导频功率+相对导频的上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动态范围内对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操作具体包括:
基站控制器接收基站上报的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并判断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是否大于所述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上门限,是则在第一调整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功率下降步长逐渐减小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所述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上门限的条件,否则不对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对新业务进行快速寻呼信道准入和负载控制的操作具体包括:
基站控制器接收基站上报的前向负载测量值,并对新业务进行业务负载变化量的评估,同时根据所述在动态范围内对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骤确定第一调整过程后的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
基站控制器判断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是则所述基站控制器判决第二调整过程后的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为第一调整过程后的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与第二调整过程中发射功率变化量之和,否则在第二调整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功率下降步长逐渐减小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以及第二调整过程中发射功率变化量对应的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小于等于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对新业务进行快速寻呼信道准入和负载控制的操作具体包括:
基站控制器接收基站上报的前向负载测量值,并对新业务进行业务负载变化量的评估,同时根据所述在动态范围内对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骤确定第一调整过程后的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
基站控制器判断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是则继续判断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以及第二调整过程后的发射功率变化量对应的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是否小于前向负载预警门限,否则在第二调整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功率下降步长逐渐减小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以及第二调整过程中发射功率变化量对应的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小于等于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的条件;
如果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以及第二调整过程后的发射功率变化量对应的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小于前向负载预警门限,则在第三调整过程中根据预设的功率增加步长逐渐增加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直到均满足第二调整过程后的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与第三调整过程中的发射功率变化量之和小于等于所述快速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上门限,以及所述前向负载测量值与业务负载变化值以及第二调整过程和第三调整过程中的发射功率变化量对应的业务负载变化值之和在预设的前向负载门限和前向负载预警门限之间的条件,否则所述基站控制器判决调整后的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为第二调整过程后的所述快速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与第三调整过程中发射功率变化量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6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对基站小区测试数据处理的方法